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雪松枯梢病的研究

, PP. 47-54

Keywords: 雪松,枯梢,蛛形葡萄孢菌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雪松枯梢病1986年在浙江的杭州、富阳、临安等地首次发现。引起雪松春梢上的针叶束和嫩梢大量枯死。11块标准地调查结果,平均株发病率为80.2%(31.8―100.0%),平均感病指数27.0(7.9―52.2)。经过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的程序试验,确认该病是由蛛形葡萄孢茵(Botrytis latebricola Jaap.)所引起。B.latebricola的发现在我国是新记录。病原孢子萌茅的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才能萌芽;在pH 3―10的清水中孢子均能萌芽,最适值为pH 4―5。5月份喷2―3次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效果为35.0―46.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