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

, PP. 192-198

Keywords: 木荷,种源试验,苗期性状,地理变异,种源选择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来自7省区36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两试验点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其苗木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12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主根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性状的种源效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苗木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叶片特征(叶片数、叶片宽、叶片厚)及秋末嫩叶颜色等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叶片数量多,但叶片较薄较窄,其秋末嫩叶颜色变化对寒冷信号反应敏感。影响木荷种子性状表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产地的年降水量。以苗高为标准,分别在两地点初选出优良种源10个,它们多来自25°N左右的木荷自然分布区。

References

[1]  倪建. 中国木荷与木荷林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J].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6, 5(3):28-34
[2]  阮传成, 李振问, 陈诚和, 等. 木荷生物工程防火机理及应用[M].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3]  李振问, 阮传成, 詹学齐. 南方主要阔叶防火树种的栽培与利用[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8
[4]  蔡飞, 张勇. 演替过程中木荷种群动态的研究[J].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23(4):398~399
[5]  王峥峰, 张军丽, 王伯荪, 等. 荷木种群在不同群落中的分子生态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 2000, 39(5):120~122
[6]  吴道圣, 王于荣. 木荷造林试验初报[J].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9, 16(2):207~210
[7]  沈国华, 肖开生, 苏国清. 防火树种木荷种源引种试验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 1997, 24(4): 8~10
[8]  舒立福, 田晓瑞. 国外森林防火工作现状与展望[J]. 世界林业研究, 1997, 10(2):28-36
[9]  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协作组. 马尾松种源变异及种源区划分的研究[J]. 亚热带林业科技, 1987(2):81~89
[10]  叶志宏, 施季森. 杉木地理种源变异模式[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0, 14(14):15~22
[11]  王明庥. 林木遗传育种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