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现代竹业栽培的土壤生态管理
, PP. 351-355
Keywords: 竹业 ,栽培 ,土壤管理
Abstract: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定义森林土壤生态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竹林土壤管理的历史,分析了现行竹林主要经营措施对土壤生态质量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竹林土壤生态管理领域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References
[1] 王小艺,沈左锐.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研究概况[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6(1):84~90
[2] 梁文举,武志杰,闻大中.21世纪初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方向[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8):1022~1026
[3] 徐德应,张小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科学--21世纪森林科学的核心[J].世界林业研究,1998(2):1~7
[4] Grumbine R E. What is ecosystem management? [J]. Conservation biology, 1994,8(1) :27~28
[5] 吴建国.毛竹天然混交林结构的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1999
[6] 陈林泉,张培新.安吉竹林经营发展之我见[J].林业科技开发,1997(2):50~51
[7] 楼一平,吴良如,萧江华.毛竹纯林长期经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1997,10(2):125~129
[8] 楼一平,吴良如,萧江华.竹木混交林改为毛竹纯林经营后的林分生长动态[J].林业科学研究,1997,10(1):35~41
[9] 曹群根,傅懋毅,李正才.毛竹林凋落叶分解失重及养分累积归还模式[J].林业科学研究,1997,10(3):303~308
[10] 吴炳生.毛竹林群落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初步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92,11(4):18~24
[11] 王良睦,邵成,郑文教,等.福建和溪亚热带雨林凋落物及残留物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5(5):795~800
[12] 王彦辉.毛竹人工林水文作用的研究[A].蒋有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98~207
[13] 陈双林,杨伟真.我国人工经营毛竹林地力衰退成因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5):3~6
[14] 张寿槐,成丽华,刘红.不同施肥方法对二年生毛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木材工业,1990,4(3):28~32
[15] 胡集瑞.施肥对毛竹笋产量和出笋规律的影响[J].福建省林业科技,2000,27(1):34~35,52
[16] 朱元洪,孙羲,洪顺山.施肥和土壤养分对毛竹笋营养成分的影响[J].土壤学报,1991,28(1):40~49
[17] 吴立潮,胡日利,吴晓芙.毛竹计量施肥研究进展[J].广西林业科技,1997,26(4):164~169
[18] 顾小平,萧江华.毛竹纸浆竹林施用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8,34(1):25~32
[19] 徐仁扣,Coventry D R.某些农业措施对土壤酸化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5):385~388
[20] Ladd J N, Amato M. The fate of nitrogen from legume and fertilizer sources in soils successively cropped with wheat under field conditions [J]. Soil biochem, 1986,18:417~425
[21] 江泽平.欧洲森林生态系统的氮循环研究近况[J].世界林业研究,1997(5):55~61
[22] 尤作亮.森林生态系统的氮循环及其调控机制[J].山东科学,1992,5(2):52~57
[23] 俞樟发.雷竹生长与温度关系的探讨[J].竹子研究汇刊,1997,16(3):54~57
[24] 金爱武,冯伟明.覆盖保护地栽培对雷竹地下鞭的影响[J].竹子研究汇刊,1998,17(4):36~39
[25] 俞樟福,何绍峰.早园竹覆盖的负面作用及其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2):42~45
[26] 姜培坤,俞益武,金爱武.丰产雷竹林地土壤养分分析[J].竹子研究汇刊,2000,19(4):50~53
[27] 姜培坤.雷竹林地覆盖增温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5):548~551
[28] 姜培坤,张瑞华.雷竹林地覆盖增温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9,16(2):123~130
[29] Guenzi W D.土壤和水中的农药[M].夏增禄,孟维奇,李森照,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82~8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