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施肥对印楝幼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
, PP. 750-755
Keywords: 干热河谷,印楝,土壤酶活性,土壤肥力
Abstract:
为探讨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对国家林业局云南元谋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年生印楝林的土壤酶、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N、P、K与有机肥混施(处理9:N200P120K80M3000)对增强3年生印楝林土壤酶活性效果最佳;处理6(P240)对改善林地化学性质和提高林地微生物数量效果最好;处理8(N200P120K80)对改善土壤酸碱性最佳。(2)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水解氮、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蔗糖酶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水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脲酶与pH值和细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与土壤肥力各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此外,除蛋白酶外,其余酶与其他一些肥力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5以上,说明土壤酶活性可作为该地区印楝林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References
[1] | 和文祥,朱铭莪,张一平.土壤酶与重金属关系的研究现状[J].土壤与环境,2000,9(2):139~142
|
[2] | Frankenbergeir J R,Johanson J B,Nelson C O.Urease activity in sewage sludge amended soils[J].Soil Biol Biochem,1983,15:543~549
|
[3] | 骆伯胜,钟继洪,陈俊坚.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J].土壤,2004,36(1):104~106,111
|
[4] | 阎德仁,刘永军,王晶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含量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24(3):46-50
|
[5] |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中国土壤酶学研究论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
[6] | Burns R G.Soil Enzymes[M].Chelsea,USA:Lewis Publishers,1994:93~97
|
[7] | Doran J W.Defining soil quality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C].Madison,Wisconsin:Soi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ublication,No.35,1994:3~234
|
[8] | 陈恩凤.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54~61
|
[9] | 中国科学院林业士壤研究所,等.全国土壤酶学研究论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68:7~14,232~236
|
[10] | 纪中华,李建增,沙毓沧.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土地植被恢复模式及效益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99,12(7):27~29
|
[11] | 金振洲,欧晓昆.干热河谷植被[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141~230
|
[12] | 国家标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土壤分析[M].北京:标准出版社,1988
|
[13] | 许光辉,郑洪元.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1~314
|
[14] | 周礼恺.土壤酶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281
|
[15] |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26~348
|
[16] | 李勇.试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J].土壤通报,1989,26 (4):190~192
|
[17] | 陈?竣,李传涵.林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比较[J].林业科学,1994,30(2):170-17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