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植被蓄水潜力与价值的评估
, PP. 706-712
Keywords: 大兴安岭,水源涵养,枯落物,生态服务功能
Abstract:
以中国植被1∶100万植被图为基础,收集了各种植被类型冠层降水截留量、枯落物现存量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数据和资料,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主要植被类型归并为9类,对这些主要植被类型对降水的分配和贮存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蓄水潜力及其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原生植被中,以蒙古栎为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云冷杉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兴安落叶松林分布面积广,蓄水潜力占全区水源涵养价值的58.4%。从区域分布来看,水源涵养能力强的植被主要分布在该区的东南部。为了防止本区植被水源涵养能力的衰退,需要控制采伐,加强天然林保护,同时要加强护林防火工作,防止森林向山地杨桦林、疏林和低效林退化。
References
[1] | 郭立群,王庆华,周洪昌,等.滇中高原区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系统分析与评价[J].云南林业科技,1999(1):32~40
|
[2] | 张万儒,许本彤,杨承栋.山地森林土壤枯枝落叶层结构和功能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0,27(2):121~131
|
[3] | 温远光,刘世荣.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降水截留规律的数量分析[J].林业科学,1995,31(4):289~298
|
[4] | 刘世荣,温远光,王兵,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规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
[5] | 李忠孝,张丽华,张敬,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多种效益计量评价初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2,25(1):15~17
|
[6] |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森林资源编辑委员会.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森林资源[M].黑龙江省加格达奇: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工业集团公司,1995
|
[7] |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
[8] | 周以良.中国大兴安岭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
[9]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1:1,000,000中国植被图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
[10] | 周梅.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11] | 黑龙江省土地管理局,黑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黑龙江土壤[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
[12] | 内蒙古土壤普查办公室.内蒙古土壤[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
[13] |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统计局.大兴安岭统计年鉴[M].黑龙江省加格达奇: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统计局,2003
|
[14] | 石培礼,吴波,程根伟,等.长江上游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蓄水能力的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3):351~361
|
[15] | 薛达元,包浩生,李文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间接经济价值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3):247~252
|
[16] | 欧阳志云,肖寒,赵景柱,等.海南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价值研究[A].见:李文华,欧阳志云,赵景柱.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157~191
|
[17] | 关文彬,王自力,陈建成,等.贡嘎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4):80~84
|
[18] | 张三焕,朱哲,李京花.长白山森林生态效益资产评估研究?以汪清林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2,24(6):74~79
|
[19] | 邓坤枚,石培礼,谢高地.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与价值的研究[J].资源科学,2002,24(6):68~73
|
[20] | 侯元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
[21] | 慕长龙,龚固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的计量与评价[J].四川林业科技,2001,22(1):15~23
|
[22] | 孔繁智,宋波,裴铁?.林冠截留与大气降水关系的数学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1990,1(3):201~208
|
[23] | 刘文耀,刘伦辉,郑征,等.滇中不同群落结构云南松林的水文作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14(2):38~4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