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国伊犁天山野果林区系表征地理成分及区系发生的研究

, PP. 555-560

Keywords: 天山野果林,地理成分,区系发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对中国伊犁天山野果林表征植物的组成、特点及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野果林的来源和发展,结果表明:野果林区系成分是多元的,各类成分在此相互渗透,分布区重叠,使野果林区系没有绝对的本地特色。其中温带成分占有最高的比例(33.33%);西伯利亚-天山过渡成分(17.54%)是野果林植物区系连接北方安加拉(西伯利亚)植物区系的桥梁;天山-沿喜马拉雅成分(10.53%)又把野果林与华夏植物区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新疆的大部分地区过去曾是特提斯海(Tethys)的一部分,所以现代野果林植被仍保留有古地中海成分的残迹(5.25%);天山是新疆境内植物属种最为丰富的地区,天山成分在各分布区类型中的比值也最高(33.33%),尤其是东天山特有的成分,则代表着野果林的土著部分,这一成分无疑是本地发生的适生种。野果林的区系发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安加拉成分、古北极成分、古地中海成分、华夏区系成分和新疆本土成分。

References

[1]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总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新疆植被及其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3]  羊海军,崔大方,许正,等.中国天山野果林种子植物组成及其资源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2):39~45
[4]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M].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IV):1~139
[5]  刘建国.新疆树木区系的地理成分及其地理区域分异探讨[J].干旱区研究,1989(1):19-25
[6]  崔大方,廖文波,张宏达.新疆木本植物区系形成的探讨[J].林业科学研究,2001,14(5):553~559
[7]  张新时.伊犁野果林的生态地理特征和群落学问题[J].植物学报,1973,15(2):239~253
[8]  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9]  张宏达.从印度板块的漂移论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特点[J].中山大学学报,1984(4):93~101
[10]  侯博,许正.天山野果林的发生、演变与气候因素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1):2266~2271
[11]  吴舜卿,周汉忠.天山东部早侏罗纪早期植物化石[J].古生物学报,1986(25):636-644
[12]  张宏达.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和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1980(1):96-98
[13]  张宏达.大陆漂移与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1986(3):1~12
[14]  张宏达.再论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J].中山大学学报,1994,33(2):1~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