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紫丁香表型多样性研究
, PP. 199-204
Keywords: 紫丁香,天然群体,表型标记,遗传多样性
Abstract:
以紫丁香天然林分布区抽取的4个天然群体和1个栽培群体为拟似群体,进行了其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紫丁香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 5个群体的果、种子、叶以及子代幼苗等14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4. 25% ~29. 13% ,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1. 85% ~86. 67% ,平均值为43.93%;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差异均极显著,群体内的方差分量为56. 06% ,其中有10个种实性状与生态梯度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采用Dist平均分类距离系数的聚类分析得到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关系基本上与群体采种点的生态地理位置关系一致,其中山西五老峰群体独立为一组,北部三个群体聚为一组,栽培群体聚入了北部群体组,并且与辽宁北票群体较近。依据研究结果,紫丁香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策略应当是:基于表型分化系数群体间平均值达到较高水平,而群体内保留了种质的大部分变异,所以在分布区内应首先保护天然群体的存在,即尽可能多的群体数量,同时,要很好保护天然群体的完整性。育种亲本的选择策略应当是:在群体内收集、选择特异变异的同时,加强多群体的收集和选择。
References
[1] | 毛钧,张明宇,虞泓.泸定百合普洱居群遗传与变异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增刊):91~96
|
[2] | Hamrick J L,Godt M J W,Sherman-Broyes S L.Factors influencing levels diversity in woody plant species[J].New Forest,1992,6:95~124
|
[3] | 周世良,张方,王中仁,等.杭州石荠苎和石香薷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遗传学报,1998,25(2):173~180
|
[4] | 刘彦琴,焦荚俊,吕立峰.紫丁香开花规律的观察研究[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6,17(1):59~62
|
[5] | 吴国良,杨志红,刘群龙.丁香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2):118~120
|
[6] | 顾万春,李斌,游应天,等.生态梯度轴(EGA)区划林木育种区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7,17(2):159~169
|
[7] | 葛颂,洪德元.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A].见:钱迎倩、马克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
[8] | 顾万春,王棋,游应天,等.森林遗传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
[9] | 李斌,顾万春,卢宝明.白皮松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2,10(2):181~188
|
[10] | 罗建勋,李晓清,孙鹏,等.云杉天然群体的表型变异[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1):9~11
|
[11] | 李文英.蒙古栎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3
|
[12] | 臧淑英,崔洪霞.丁香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13] | http://www.arboretum.harvard.edu/
|
[14] | Rohlf F J.Numerical Taxonomy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System Version 2.1t[M].Applied Biostatistics Inc,2000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