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印楝实生苗年生长规律研究
, PP. 182-187
Keywords: 印楝,年生长,实生苗,Logistic方程
Abstract:
研究了1年生印楝实生苗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模式以及苗木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印楝苗的年生长规律符合Log istic曲线特征, 据此方程可以建立苗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拟合模型, 结合二次多项式对苗木连日生长量的动态模拟, 可将苗木生长划分为4个阶段: 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 其中处于速生阶段苗木的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超过全年总量的70%, 地径处于生长初期阶段的时间短于苗高, 但生长量占全年总量之比是苗高的2倍; 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性极为密切, 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的69. 1%, 全株含水量是干质量的1. 58倍; 在制约苗木生长节律的气象因子中, 偏相关分析表明: 温度是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
References
[1] | Schmutterer H.The Neem Tree[M].Germary:VCH Verlagsgesellschaft mbH,1995
|
[2] | 谭卫红,宋湛谦.天然植物杀虫剂印楝素的研究进展[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10(1):23~28
|
[3] | 张燕平,赖永祺.印楝的世界地理分布与引种栽培概况[J].林业调查规划,2002,27(3):98~101
|
[4] | 张燕平,赵粉侠,刘秀贤,等.干热河谷印楝生长与立地条件关系[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1):74~79
|
[5] | 郑益兴,刘秀贤,杨朝凤,等.元谋干热河谷印楝幼林施肥效应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2):137~142
|
[6] | 彭兴民,张燕平,赖永祺,等.印楝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1):75~80
|
[7] | 金振洲.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半萨王纳植被的植物群落学研究[J].广西植物,1999,19(4):289~302
|
[8] | 李春喜,王志和,王文林,等.生物统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9] | 赖文胜.长序榆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4):57~60
|
[10] | 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
[11] | 邱学清,江希钿.回归积分在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中的应用[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9(4):418-422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