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涌金莲野生与栽培种群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 PP. 668-672

Keywords: 地涌金莲,RAPD,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滇川两省的12个地涌金莲野生和栽培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10条随机引物在12个种群中共扩增出88条带,其中多态性带85条,整个种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B为96. 59% ,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 289 0以及Shannon信息指数I为0. 441 6。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 568 2,即43. 18%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内, 56. 82%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略高于种群内。种群间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为在0. 66~0. 95之间。聚类结果显示:野生种群之间遗传距离较近,与地理分布基本相一致;栽培种群遗传距离较远,与地理分布不一致。

References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编:吴征镒).云南植物志(第二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十六卷第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3~6
[3]  施宗明.云南名花鉴赏[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
[4]  杨培勤.地涌金莲盛开在黔东[J].花木盆景,2001,24(12):23
[5]  张素芳,念红忠.云南特有园林植物地涌金莲的发掘与利用[J].西南园艺,2001,29(3):35
[6]  刘爱忠.芭蕉科的系统演化与生物地理学[D].昆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1:60~70
[7]  魏玉民.中国蕉类种质资源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2:27~33
[8]  甘四明,施季森,白嘉雨.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常规育种中的应用及其问题[J].生物工程进展,1999,19(3):49~51
[9]  邹喻苹,葛颂,王晓东.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分子标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  郑成木.植物分子标记原理与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2003
[11]  汤彦承.中国植物区系与其他地区区系的联系及其在世界区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云南植物研究,2000,22(1):1~26
[12]  Ai-zhong Liu,W John Kress.The ethnobotany of Musella lasiocarpa (Musaceae),an endemic plant of southwest China[J].Economic Botany,2003,57(2)279~281
[13]  于晓英,易干军.香蕉种质资源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与分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8(3):206~21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