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降水规律的研究
, PP. 416-422
Keywords: 祁连山,复合流域,降水规律,环境因素
Abstract:
在祁连山西水试验区排露沟林草复合流域分坡向和海拔设置26个雨量观测点,观测研究了降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流域内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降水充沛,冬春季降水稀少;(2)降水变化是大气环流和小气候及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月降水量(R,mm)与月水汽压(P,Pha)、气温(T,℃)、空气湿度(W,%)和水面蒸发(E,mm)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98.206 3+11.735 3P+1.135 0W+0.086 1E-2.294 6T,相关系数为0.948 6;(3)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2 600~3 300 m百米平均递增率为4.95%,当海拔超过3 300 m及接近山顶时,降水出现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趋势;降水空间分布差异除受海拔影响外,还受坡向的影响,阴坡比阳坡降水多7%左右,处在相同海拔和坡向的植被类型差异对降水量的影响不显著;(4)模型Ⅱ能够较准确模拟流域降水动态变化,可以利用流域附近气象站降水观测值进行流域降水量估算。
References
[1] | 王金叶,车克钧,王艺林,等.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的水分调节功能[J].林业科学,2001,35(5):29~38
|
[2] | 车克钧,傅辉恩,贺红元.祁连山北坡森林涵养水源机理研究[A].见:周晓峰.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C].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280~284
|
[3] | 车克钧,傅辉恩,王金叶.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J].林业科学,1998,34(5):29~38
|
[4] | 闫文德,张学龙,王金叶,等.祁连山森林枯落物水文作用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12(2):7~15
|
[5] | 车克钧,傅辉恩,贺红元.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效益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2,28(6):544~548
|
[6] | 蓝永超.河西内陆干旱区主要河流出山径流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J].冰川冻土,2000,22(6):78~82
|
[7] | 王金叶,车克钧.祁连山森林复合流域径流规律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9,4(1):22~28
|
[8] | 王金叶,车克钧,闫克林,等.祁连山森林覆盖区河川径流组成与时空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1999a,21(1):59~64
|
[9] | 常学向,赵爱芬,王金叶,等.祁连山林区大气降水特征与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J].高原气象,2002,21(3):274~280
|
[10] | 陈昌毓.祁连山北坡的气候与植被分布[A].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研讨会专集[C].兰州:甘肃省林业厅,1989:70~80
|
[11] | 丁永建,叶陌生,周文娟.黑河流域过去40年来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冰川冻土,1999,1(21):42~48
|
[12] | 车克钧,张虎,贺红元,等.祁连山森林草原大气降水特性的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3,18(1):17~21
|
[13] | 王礼先,张志强.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5):439~444
|
[14] | 朱金兆,刘建军,朱清科,等.森林凋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5/6):30~34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