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文特征研究

, PP. 39-44

Keywords: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文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灌木-青海云杉林、中低山灌木林和祁连圆柏以及牧草地等6种植被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与计算,比较分析了不同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建立了主要土壤类型的入渗模型、土壤水分消退方程,评价了不同植被土壤层水文特征及其与植被间的关系。祁连山区主要森林的平均土壤密度均小于1 g?cm-3,土壤的蓄水能力很强但各植被间差异较大。各种森林植被土壤均表现出较高的入渗性能,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及蓄水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均为: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灌木-青海云杉林、中低山灌木林、祁连圆柏林和牧草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森林土壤(山地灰褐土)的保水能力较高,水势消退曲线呈凸形,而牧草地土壤(山地栗钙土)的保水能力相对较弱,水势消退曲线呈凹形。土壤含水量相同时,后者所持水分的有效性更大。

References

[1]  马雪华.四川米亚罗地区高山冷杉林水文作用的研究[J].林业科学,1987,23(3):253~265
[2]  刘世荣,温远光,王兵,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规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300~710
[3]  车克钧,傅辉恩,贺红元.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效益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2,28(6):544~548
[4]  车克钧,傅辉恩,王金叶.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8,34(5):29~37
[5]  傅辉恩,车克钧.祁连山(北坡)森林水文效应的研究[A].见:中国林学森林水文与流域管理委员会.全国森林水文学术讨论会文集[C].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44
[6]  甘肃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甘肃土壤[M].兰州:农业出版社,1993:1~45
[7]  陈丽华,余新晓.晋西黄土地区水土保持林地土壤人渗性能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报,1995,17(1):42~47
[8]  康绍忠,张书函,聂光?,等.内蒙古敖包小流域土壤入渗分布规律的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2(2):38~46
[9]  吴长文,王礼先.林地土壤的入渗及其模拟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1995,2(1):71~75
[10]  王全九,来剑斌,李毅.Green-Ampt模型与Philip入渗模型的对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13~16
[11]  蒋定生,黄国俊.黄土高原土壤入渗速率的研究[J].土壤学报,1986,23(4):299-30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