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山杉和落羽杉木材解剖性质研究

, PP. 213-217

Keywords: 落羽杉,中山杉,管胞,生长轮宽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以12年生中山杉和落羽杉胸高处木材为研究对象, 利用纤维测定仪测定其管胞长度、宽度, 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管胞壁厚、壁腔比和各种组织比量, 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树种因素、距髓心生长轮数对管胞形态和组织比量等特征的影响。中山杉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均值分别为2 737. 84 μm、44. 84μm 和60. 86, 落羽杉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的均值分别为2 698. 52 μm、43. 44μm 和61. 51; 中山杉木材的早材和晚材管胞弦向壁厚均值分别为5. 91μm 和7. 57μm, 落羽杉木材的早材和晚材管胞弦向壁厚均值分别为5. 89μm 和6. 54μm;中山杉早材和晚材管胞壁腔比均值分别为0. 15和0. 35, 落羽杉的早材和晚材壁腔比均值与中山杉的一致。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除了中山杉晚材的管胞壁厚显著大于落羽杉晚材的管胞壁厚之外, 这两个树种其它管胞形态特征、各种组织比量的差异在0. 05水平不显著, 该结果表明这两种木材的解剖特征很接近; 中山杉、落羽杉幼龄木材除了管胞早材的壁腔比、薄壁细胞组织比量在不同生长轮之间的差异在0. 05水平不显著之外, 测试的其它特征在不同生长轮之间的差异在0. 05水平具有显著性。中山杉、落羽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具有相同的规律: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弦向壁厚、管胞组织比量从髓心向树皮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而射线组织比量从髓心向树皮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薄壁细胞比量较小, 径向变异也较小、没有明显的规律。

References

[1]  孙永召.浅谈落羽杉[J].中国林业,2004(4):42
[2]  陈永辉,王名金,伍寿彭,等.落羽杉属树木速生耐碱类型的杂交选育[A].见: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论文集编辑组.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论文集(1986)[C].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92~97
[3]  高乐,叶信华,朱晓晨,等.落羽杉优良种源--苏杉一号[J].林业实用技术,2004(6):40~40
[4]  周康,贾春,陈永辉.在碱性地上栽植的中山杉与落羽杉生长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00,27(5):16~18
[5]  殷云龙,尹晓明,於朝广,等.中山杉回交一代的早期选育[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2):22~27
[6]  周?,姜笑梅.中国裸子植物材的木材解剖学及超微构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杜,1989:428~760
[7]  成俊卿,杨家驹,刘鹏.中国木材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杜,1985.758~760
[8]  Panshin A J,Carl de Zeeuw.Textbook of Wood Technology[M].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0
[9]  吴义强,罗建举.巨桉无性系株内、株间解剖性质变异的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34~41
[10]  徐魁梧,潘彪,张耀丽,等.人工林红皮云杉木材管胞形态及其径向变异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21(3):39~42
[11]  夏玉芳,谌红辉.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主要性质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2,38(2):113~118
[12]  符韵林,徐峰,唐黎明,等.南带产区不同立地类型间的杉木木材解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1):11~14
[13]  费本华.桐钱树木材解剖特性、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异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1992
[14]  刘盛全.刺楸木材解剖特性、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异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1992
[15]  虞华强,柯曙华,刘盛全.两种栽培措施下人工经济林核桃木材纤维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28(4):395~400
[16]  叶信华,汪企明.五杉各优 苏杉尤寄--苏杉一号、中山杉、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的比较与适生应用[J].园林,2003(4):58~6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