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晋西刺槐和油松人工林的耗水量特征
, PP. 390-394
Keywords: 刺槐 ,油松 ,人工林 ,耗水量 ,晋西
Abstract:
以山西省方山县和吉县的刺槐和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样地、解析木和气象资料,估算了其耗水量。结果表明:(1)人工林耗水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达一定林龄后将超过降水量。这个林龄对于位于阳坡的方山县刺槐林为15年;位于半阳坡的吉县刺槐林和油松林分别为5年和23年。(2)在现降水条件下,人工林耗水量达不到需水量,存在着水分不足的胁迫。研究区生长季各月份按耗水量从高至低的排序为:7月,6月,8月,5月,9月,10月,现降水条件限制了人工林需水量及其在生长季内的合理分配。因此,有必要根据现降水条件结合经营目标调控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分密度。
References
[1] 马义虎,陈丽华,余新晓.晋南人工刺槐林需水量计算及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89-91
[2] 王佑民,王忠林.黄土高原沟壑区混农林的结构及其防护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2,6(4):54-59
[3] 王克勤,王斌瑞,王震洪.金矮生苹果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生态学报,2002,22(5):723-728
[4] 郭连生,田有亮.4种针叶幼树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及其抗旱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4,5(1):32-36
[5] 魏天兴,朱金兆.黄土区人工林地水分供耗特点与林分生产力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9,5(4):45-51
[6] 张建军,张 岩,张 波.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地的土壤水分[J].林业科学,2009,45(11):63-69
[7] 郭忠升.半干旱区柠条林利用土壤水分深度和耗水量[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5):69-72
[8] 陈丽华,余新晓.晋西黄土地区合理造林密度的确定[J].林业科技通讯,1995(1):22-23
[9] 王 力,邵明安,李裕元.陕北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长与土壤干化的关系研究[J].林业科学,2004,39(1):84-91
[10] 王斌瑞,王百田,张府娥,等.黄土高原径流林业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6(9):13-21
[11] 张晓明,余新晓,武思宏,等.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需水定额计算与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1):36-40
[12] 王治国.山西省生态用水态势与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13] 张晓明,余新晓,张学培,等.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单株耗水量研究[J].林业科学,2006,42(9):17-23
[14] Lagergren F, Lindroth A. Transpiration response to soil moisture in pine and spruce trees in Sweden[J]. Agricultural &Forest Meteorology,2002,112(2):67-85
[15] 熊 伟,王彦辉,徐德应.宁南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林业科学,2003,39(2):6-12
[16] 武思宏,毕华兴,朱清科,等.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耗水量测算与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6,23(4):550-557
[17] 魏天兴,余新晓,朱金兆,等.黄土区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水分供需关系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2):185-189
[18] 王百田,贺康宁,史常青,等.节水抗旱造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