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宁夏六盘山区辽东栎林的空间分布及林分特征
, PP. 97-102
Keywords: 六盘山 ,辽东栎林 ,林分特征 ,空间分布
Abstract:
基于2005年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分析了六盘山区辽东栎林分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辽东栎林在六盘山主要分布于海拔1 900-2 300 m范围内,坡度为20-35°的半阴坡、半阳坡和阴坡上,与山杨林的分布生境相近。现有的辽东栎林多为幼龄林,平均林龄30 a,林分密度较大,平均1 046株?hm-2,树木平均高度7.8 m,平均胸径12.4 cm。胸径5-10 cm的辽东栎株数占50%以上,平均木材蓄积量仅为 39.9 m3?hm-2。随着海拔升高、坡位从坡上部到坡下部,坡向从半阴坡到半阳坡,林分密度增大,平均树高和胸径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沿此梯度林龄在增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辽东栎林的平均胸径以0.8 cm?a-1的速度增大,作为主要先锋伴生树种的山杨在林内的比重则下降,说明六盘山区的现有辽东栎林正处于正向演替阶段,更趋稳定。建议对辽东栎林采取近自然林业的管理方式,减少不利的人工干预,加速培养近自然森林。
References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多功能林业"编写组.中国多功能林业发展道路探索[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2] 陆元昌,甘 敬.21世纪的森林经理发展动态[J].世界林业研究,2002,l5(1):1-11
[3] 黄志强.从景观异质性分析近自然森林经营[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5):9-12
[4] 孙长忠,黄宝龙. 黄土高原人工植被与其水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20(3):7-14
[5] 陈云明, 刘国彬.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沙棘林水土保持和土壤水分生态效益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11):1389-1393
[6] 穆兴民, 徐学选. 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区域深层土壤水环境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3, 40(2):210-217
[7] 王国梁, 常 欣.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建设的土壤水文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3):339-344
[8] 王红闪, 黄明斌, 张橹. 黄土高原植被重建对小流域水循环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3):344-350
[9] 徐学选, 刘江华, 高 鹏,等. 黄土丘陵区植被的土壤水文效应[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8):1347-1351
[10] 杨维西. 试论我国北方地区人工植被的土壤干化问题[J]. 林业科学, 1996, 32(1):78-85
[11] Yu Pengtao, Valentina Krysanova,Yanhui Wang, et al. Quantitative estimate of water yield reduction caused by forestation in a water-limited area in Northwest China[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 2009, 36, L02406, doi:10.1029/2008GL036744
[12] Wang Yanhui, Yu Pengtao, Xiong Wei, et al. Water-Yield Reduction After Afforestation and Related Processes in the Semiarid Liupan Mountai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JAWRA), 2008,44(5):1086-1097
[13] 中国工程院.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M]. 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0
[14]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项目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15]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编辑委员会.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16] 徐秀梅. 宁夏六盘山辽东栎林群落特征分析[J]. 宁夏农林科技,1997(2): 15-18
[17] 李英武,张炳乾,赵树俭. 宁夏六盘山辽东栎天然更新调查分析[J]. 陕西林业科技,2003(3):13-15
[18] 国家林业局.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S]. 2003
[19] 薛德智,朱清科,山中典和,等. 延安地区辽东栎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0):82-94
[20] 卢彦昌,张文辉,陆元昌. 黄龙山林区不同培育措施对辽东栎种群结构与动态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7):1407-1413
[21] 王 巍,刘灿然,马克平,等. 东灵山两个落叶阔叶林中辽东栎种群结构和动态[J]. 植物学报,1999,41(4):425-432
[22] 张文辉,赵则海,孙海芹,等. 东灵山辽东栎林优势林木种群直径结构的研究[J]. 植物研究,2002,22(1):84-90
[23] 张育新,马克明 ,祁 建,等. 北京 东灵山辽东栎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多尺度分析[J].生态学报,2009,29(5):2179-2185
[24] 许新桥.近自然林业理论概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1):10-1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