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3种竹笋夜蛾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的研究
, PP. 647-651
Keywords: 竹笋夜蛾 ,时间生态位 ,种间竞争 ,种群动态
Abstract:
竹笋夜蛾是竹林笋期最主要的害虫之一, 应用昆虫种群生物学理论对早园竹、红竹和淡竹笋上3种夜蛾种群动态及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淡竹笋夜蛾和笋秀夜蛾在种群数量上明显占优, 前者发生高峰期集中于4月底至5月初, 约7 d, 后者集中于5 月中旬, 约10 d, 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相互分离; 竹笋禾夜蛾发生数量少, 危害相对较轻。淡竹笋夜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在3 种夜蛾中最小, 竹笋禾夜蛾和淡竹笋夜蛾的生态位相似比例较高( > 0. 7), 种间竞争系数高达0. 907 3, 说明二者在利用时间资源上发生重叠, 二者存在明显资源竞争, 最终导致淡竹笋夜蛾种群密度和数量比例显著高于竹笋禾夜蛾。竹笋禾夜蛾的生态位宽度和笋秀夜蛾接近。3种竹笋夜蛾共存同一株竹笋的情况不存在, 即使是2种夜蛾共存于同一竹笋的几率也很低, 平均值也仅为0. 97%。
References
[1] 黄保宏, 邹运鼎, 毕守东, 等. 梅园昆虫群落特征、动态及优势种生态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 (2) : 307- 312
[2] 王子迎, 吴芳芳, 檀根甲.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7 (3) : 250- 253
[3] Zhou Z S, Chen Z P, Xu Z F. N iches ofSpodop tera l itura (Farici-us) andH e licoverpa assul ta (Guen ee) in tobacco p lants[J]. ActaEcolog ica S in ica, 2006, 26(10) : 3245 - 3249
[4] K jell G, V ijaya N. N iche changes and popu lat ion strategies: for-e ign com petit ion rev is ited [J]. Scand in avian jou rnal of m anage-m en t, 1989, 5(1) : 49- 61
[5] Chesson P. M echan ism s of m ain ten ance of species d ivers ity [J].Annual Review ofE cology and System atics, 2000, 31: 343 - 366
[6] 徐天森, 王浩杰. 中国竹子主要害虫[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45- 52
[7] 徐天森. 竹笋夜蛾防治研究[J]. 林业科学, 1962, 7 (4) :284- 291
[8] 徐天森. 大小年毛竹林与竹类害虫发生关系的探讨[J]. 森林病虫通讯, 1982 (1) : 14 - 17
[9] 童文钢. 竹笋禾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 华东昆虫学报,1998, 7 (2) : 53 - 57
[10] 屈邦选, 李秀山. 竹笋夜蛾生物学观察及药效试验[J].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88, 1(3) : 37- 45
[11] 余昌元, 梁光红. 基夜蛾导致黄甜竹退笋规律及防治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 2004, 31 (3) : 27- 30
[12] 席客, 郑建伟, 许建中. 江苏常见的3种蛀笋夜蛾比较及防治[J]. 江苏林业科技, 2001, 28(1): 37 - 38
[13] 梁光红, 林毓银. 黄甜竹基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3, 32 (1) : 36- 40
[14] Levins R. Evolut ion in chang ing environm ent [M]. New Jesey:Princeton Un iversity Press, 1968
[15] 徐汝梅. 昆虫种群生态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16] 原国辉, 尹新明, 王高平, 等. 菜田潜叶蝇及其天敌生态位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4 (1) : 59 - 62
[17] 廖冬晴, 袁夫永, 刘耀成. 荔蝽卵寄生蜂生态位的初步研究[J]. 广西植保, 1999, 12(1): 1- 3
[18] 周夏芝, 李 磊, 音正兵, 等. 桃一点叶蝉及其天敌类群时空生态位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0 (2) : 202- 205
[19] 陈 辉,唐 明,叶宏谋,等.秦岭华山松大小蠹生态位研究[J].林业科学,1999,35(4):40-44
[20] 杨龙龙, 吴燕如, 周伟儒. 苹果园中凹唇壁蜂和紫壁蜂的生态位比较研究[J]. 昆虫学报, 1997, 40 (3) : 265- 270
[21] 吕仲贤, 杨樟法, 王桂跃, 等. 玉米螟和桃蛀螟在玉米上的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J]. 浙江农业学报, 1995, 7 (1) : 31- 34
[22] 宗世祥, 姚国龙, 骆有庆, 等.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种群生态位[J]. 生态学报, 2005, 25(12): 3264- 3270
[23] 师光禄, 席银宝, 王海香, 等. 枣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害虫、天敌生态位及种间竞争的研究[J]. 林业科学, 2003, 39 (5):78- 8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