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长江滩地不同杨树无性系的生长比较

, PP. 123-128

Keywords: 杨树无性系,滩地,筛选,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References

[1]  孙启祥, 张建锋, 吴立勋. 滩地杨树人工林抑螺效果与碳汇效应[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3):701-706
[2]  吴泽民, 孙启祥, 段文秀. 安徽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个体生长与水淹状况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1):25-29
[3]  汤玉喜, 吴立勋, 徐世凤,等. 滩地淹水胁迫对杨树生长影响的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 2002, 29(1):14-17
[4]  项 艳, 孙启祥, 程从新. 长江滩地杨树无性系苗期选择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9(3):289-292
[5]  曹 健, 唐万鹏, 夏志成,等. 杨树新无性系的引进及选择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 2004(4):5-11
[6]  董德友, 郭 群. 35杨等杨树无性系在安徽长江滩地的引种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 2007, 34(4):21-23
[7]  吴林森,严小宝.河滩地杨树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72-3674
[8]  吴育中, 陈永新, 张 燃, 等. 洲滩地杨树栽培品种选择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 2003, 17(5):22-25
[9]  吴中能,于-苏,沈 松,等.杨树多品系区域造林试验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4):504-505,507
[10]  宗凡中. 长江滩地杨树新品种栽培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17):190-191
[11]  高丽春, 赵荣堂, 徐焕新. 黑杨派四个无性系立木材积表编制[J]. 南京林学院学报, 1984 (1):131-138
[12]  章海波,骆永明,赵其国,等.香港土壤研究:Ⅵ.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J].土壤学报,2006,43(4):577-583
[13]  吕 文,宋保民,韩玉生,等.杨树无性系在沙区引种造林综合评价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1,37(1):72-82
[14]  李金花, 宋红竹, 牛正田, 等. 辽西地区黑杨派纸浆材无性系生长与材性综合评价[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2):206-211
[15]  刘志龙, 虞木奎, 唐罗忠, 等. 不同地理种源麻栎苗期变异和初步选择[J].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4):486-492
[16]  姜岳忠, 乔玉玲, 李善文, 等. 杨树大径阶工业用材林适生品种选择[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29(增刊2):252-258
[17]  王克胜, 卞学瑜, 李淑梅, 等. 杨树优良无性系多性状选择方法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1995(1):16-18
[18]  王克胜, 韩一凡. 杨树抗寒纸浆材优良无性系选育[J]. 林业科技通讯, 1995(8):12-14
[19]  王克胜,卞学瑜,李淑梅,等.杨树抗云斑天牛纤维材无性系选育[J].林业科学研究,1995,8(4):429-436
[20]  任建中, 刘长青, 汪清锐,等. 杨树纸浆材优良无性系选择方法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25(4):25-29
[21]  Sun J, Chen Q G, Long R J. An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logic inference in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forage selection [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04, 47(3):327-331
[22]  孙 明, 李 萍, 张启翔.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被菊品系综合评价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6(3):177-181
[23]  陈仲芳, 张 霖, 尚富德. 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湖北省部分桂花品种[J]. 园艺学报, 2004, 31(6):825-828
[24]  封培波, 胡永红, 张启翔, 等. 上海露地宿根花卉景观价值的综合评价[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25(6):84-87
[25]  吴殿廷,李东方.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2):264-268
[26]  Wang G B, Cao F L.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soil fertility in Ginkgo (Ginkgo biloba L.)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Jiangsu, China [J]. Agroforestry System, 2011, 83:89-100
[27]  翟立林, 张庆洪. 应用决策分析[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杜, 199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