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 PP. 150-153
Keywords: 板栗,品种,贮藏,营养成分
Abstract:
通过对全国9个产区12个品种板栗贮藏前及0 ℃贮藏6个月后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不同品种板栗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前,各品种板栗含水量均较高,为52. 47%~61. 30%;脂肪含量较低,为11. 5~30. 0 g?kg-1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51. 53~57. 93mg?g-1 ;可溶性糖含量低,为67. 3~146. 4 g?kg-1 ;淀粉是板栗的主要贮藏物质,含量达561. 8~727. 1 g?kg-1。冷藏6个月后,各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含水量下降了1. 23%~5100%;可溶性蛋白质减少了0. 33% ~13. 38%;脂肪、淀粉下降幅度较大,分别降低了28. 5% ~70. 43%和25. 47% ~43. 80%; 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了23. 02%~160. 33%。贮藏前后各品种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著性差异( P < 0. 05) ,且这种差异具有地区性。
References
[1] | 张宇和,柳鎏,梁维坚,等.中国果树志?板栗榛子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
[2] | 王福堂.我国板栗研究进展[J].河北果树,1996(3):1-6
|
[3] | 章继华.国内外板栗科学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1999,12(2):7-12
|
[4] | 续九如,张莉,柳玉明,等.板栗不同品种果实分析初报[J].河北林业科技,1998(3):6-9
|
[5] | 张袖丽,胡颖蕙,檀华榕.板栗品质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30-331,334
|
[6] | 王达瑞.云南板栗一般营养成分分析[J].云南林业科技,1990(1):46-48
|
[7] | 陈顺伟,彭华正,江美都,等.浙江主栽板栗营养物质的品种的地域差异分析[J].经济林研究,2000,18(3):13-16
|
[8] | 张林平,郭素平,李保国.板栗果实脂肪含量测定法--改良索氏法[J].经济林研究,1996,14(3):21-22
|
[9] |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10] |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
[11] | 秦岭,董清华,王有年.板栗贮藏期间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5,10(1):54-58
|
[12] | 李文忠,刘恒烈,蔡永立,等.板栗成分在液膜贮藏保鲜期间的变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3,20(4):338-343
|
[13] | 陈在新,雷泽湘,刘会宁,等.板栗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J].果树科学,2000,17(4):286-289
|
[14] | 武月红,李飞.对影响葡萄品种耐贮性的几个因子的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27(4):171-173
|
[15] | 张继亮,孙海伟,马玉敏,等.板栗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1,32(4):475-47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