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歌谣》周刊与“五四”时期的方言文学

Keywords: 《歌谣》周刊,&ldquo,五四&rdquo,时期,方言文学,国语,新诗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歌谣》周刊在观念意识和文学实践方面对“五四”时期的方言文学具有重要意义。从国语建设方面来看,方言文学可以为其提供重要的语言资源;从文学本身来看,方言文学对新文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新诗影响更大。以刘半农为代表的“五四”方言诗歌创作从诗体、内容方面为新诗建设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同时也面临简单浅陋的问题。总体而言,在当时宏大的文化构建历史语境面前,更多强调了国语、文化、民俗多重文化因子的参与和合力,从“国语”建设、思想内容角度强调方言文学,而较少为“文学”怎样利用“方言”这一文学命题提供更多阐释空间。

References

[1]  佚名.发刊词[J].歌谣,1922(1):1-2.
[2]  周作人.歌谣与方言调查[J].歌谣,1923(31):1.
[3]  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G\].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4]  容肇祖.征集方言的我见[J].歌谣, 1923(35):1.
[5]  钱玄同.方言文学[J].国语周刊,1925(10):1.
[6]  黎锦熙.歌谣调查的根本谈[J].歌谣,1923年周年纪念增刊:1516.
[7]  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J].歌谣,1923(6):4.
[8]  青柳.读各省童谣集第一册[J].歌谣, 1923(20):3.
[9]  梁实秋.歌谣与新诗[J].歌谣,1936(9):12.
[10]  胡适.歌谣复刊词[J].歌谣,1936(1):1.
[11]  鲍晶.刘半农研究资料\[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12]  叶公超.论新诗[J].文学杂志,1937(1):1231.
[13]  苏雪林.扬鞭集读后感[J].人间世,1934(17):4548.
[14]  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J].东方杂志,1922(17): 715.
[15]  朱自清.诗与话[M]∥朱乔森.朱自清全集(第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289.
[16]  胡适.海上花列传序[M]∥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下).北京:中华书局,1998:1113.
[17]  巴赫金.小说理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6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