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晚清社会治安与按察使

Keywords: 晚清,社会治安,按察使,制度腐败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晚清时期政府日益腐败,外敌接连入侵,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社会失序,社会治安面临严峻形势。对行省社会治安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按察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力求恢复社会安定局面。按察使维护社会治安的努力最终未能挽救清朝灭亡的命运。究其原因,清朝的灭亡是其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所决定的。

References

[1]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55.
[2]  托津.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M].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
[3]  李星,刘长桂点校.包世臣全集·小倦游阁集·说储[M].合肥:黄山书社,1991:180.
[4]  闻均天.中国保甲制度[M].上海:上海书店, 1992:333.
[5]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92.
[6]  苑书义.张之洞全集(9)[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7]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3)[M].北京:中华书局,1962:1357.
[8]  李鸿章编,李翰章校.曾国藩全集[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9]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84.
[10]  陈铮.黄遵宪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510.
[11]  孙洪军.清代按察使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12]  清官修.清实录·文宗实录(40)[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中国第一历史档馆编.筹笔偶存(第2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4.
[1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26)[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15]  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录(上)[M].北京:中国书店,1984.
[17]  吴吉远.清代地方政府的司法职能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8]  严正基.论粤西贼情兵事始末[M]∥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2).北京:中华书局,1961:3.
[19]  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0]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895)[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76.
[21]  杜春和.荣禄存札[M].济南:齐鲁书社,1986:340.
[22]  张玉发.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 山东省(1860-1916)\[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7.
[23]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66.
[24]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教务教案档[M].台北:精华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3/1980.
[25]  邹牧仑.长河落日: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379.
[26]  汪兆镛.碑传集\[三编·清碑传合集(5)\][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4213.
[27]  王继平.湘军集团与晚清湖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04.
[28]  章燕.清代官员“禁讼累”的司法要诀[J].文史知识,2012(10):1624.
[29]  周馥.秋浦周尚书(玉山)全集(8)[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30]  魏秀梅.琦善在豫鲁的政绩(1814-1829)[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上),1993(6):468.
[31]  张伟仁.明清档案 (316) [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
[32]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3.
[33]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M].长沙:岳麓书社,2002:205-206.
[34]  王国平.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8:201.
[35]  刘华明,郑长兴.袁世凯全传[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116.
[36]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801.
[37]  李星沅.李星沅日记(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7:152.
[38]  吕实强.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1860-1874)[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5:131.
[39]  清官修.清实录·穆宗实录(169)[M].北京:中华书局,1987:73.
[40]  容闳.西学东渐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30.
[41]  中国史学会.义和团(1)[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262.
[42]  李伯元.南亭笔记(1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7.
[43]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