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象关系到对象性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再解读
Keywords: 对象关系,对象性关系,唯物史观
Abstract: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原则的影响一直有争论。马克思认为对象关系是“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的异化关系,对三种“对象关系”进行了详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象性关系,即对象的本质占有与对象之间的相互确定,由此脱离了哲学形而上学与旧唯物史观的视域,形成了新的实践唯物主义。
References
[1]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
[2]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3] | 黑格尔.精神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
[4]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8.
|
[5]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6] |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7] |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