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大学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职业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

Keywords: 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心理韧性,职业自我效能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总水平与心理韧性总体情况显著低于大学生非弱势群体。针对492名自认属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学生社会支持分析发现,这一群体在专业、家庭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差异;在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韧性分析中发现,则存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对心理韧性的影响最大。通过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能够很好预测职业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影响职业自我效能,而且还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职业自我效能。

References

[1]  贺斌.贫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3):405407.
[2]  李俊丽,梅清海,丛建波.军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特点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5):360361.
[3]  成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69172.
[4]  康红英,贾敏,张轶杰.初中生社会支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0):15471549.
[5]  GOLDSTEIN S,BROOKS R B.Handbook of resilience in children\[M\].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2005:315.
[6]  姬彦红.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2):8186.
[7]  郭峰,汪志兵.高职学生心理韧性调查分析——以江苏省三所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6063.
[8]  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2226.
[9]  刘艳虹,彭莎莎,李茜.聋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职业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1):4246.
[10]  陈素云.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化解的“互构”式社会支持[J],教育评论,2011(6):8183.
[11]  SHUMAKER S A,BROWNELL A.Toward a teory of scial spport:cosing cnceptual gps[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84(4):1136.
[12]  王卫平,郭强.社会救助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50.
[13]  梁君林.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社会保障再认识[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248.
[14]  杨海龙,楚燕洁.社会资本与“互构”的社会支持[J].理论导刊,2007(7):4243.
[15]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弱势群体教育研究”专题组.弱势群体教育及资助体系综合研究报告[R].中国教育学会简报,2005(3):18.
[16]  赵雄辉,曹中平.大学生弱势群体特征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2):8084.
[17]  席居哲,左志宏,WU Wei.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心理科学进展,2012(9):14261447.
[18]  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8):902912.
[19]  郭峰,邹农基.影响民办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因素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4108.
[20]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768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