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弯区金的“三位一体”构造成矿及其中国的分布
, PP. 6-11
Keywords: 金矿,构造成矿模式,成矿控矿系列,分布规律,中国
Abstract:
笔者提出构造矿源层(前寒武系变质岩区)+燕山期岩体(岩桨宕或火山岩)+断裂交汇部位(构造扩容空间)→金银—多金属构造成矿的模式(或谓“三位一休”构造成矿模式),并对中国主要金矿的构造成矿、成矿技矿系列(构造成矿区、构造成矿带、构造成矿田、矿床和矿体的构造成矿定位)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了具有前寒武系变质若的地穿区及其边缘断裂带是金的构造成矿富集区,并提出中国主要全矿构造成矿区的分布规律及找矿远景区。
References
[1] | 卫万顺.地洼区原生金矿的某些成矿特征.第一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988,11.
|
[2] | 黎盛斯.南方含金石英脉型层控矿床成矿模式.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5,9(1).
|
[3] | 徐金坤.浙江治岭头金银矿床成矿条件.浙江地质,1985.1(2).
|
[4] | 刘石年.山东西北部地洼构造一岩浆活化与脉金矿床的形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7,11(2).
|
[5] | 侯威.地洼成矿理论在海南石碌地区找金的运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8,12(4).
|
[6] | 石国本.浙江中部金银—多金属构造成矿.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9,13(3).
|
[7] | 郑明华.浙江治岭头金—银矿床的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过程分析.地质学报,1987,14(3).
|
[8] | 李佩兰.天台地洼含金银铅锌矿床定位过程的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0,14(3).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