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系统阶段提高金精矿磨矿细度的生产实践
, PP. 91-94
Keywords: 磨矿细度,浸出回收率,氰化系统,金精矿
Abstract:
在氰化生产过程中,进入氰化系统的金精矿细度对浸出指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氰化浸出率,在选矿厂生产实践中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通过采集和分析再磨及磨矿分级系统的相关数据,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优化调整球磨机转速、磨矿介质、旋流器参数和给矿排矿等一系列参数,分阶段提高入浸金精矿细度,最终使精矿细度-400目含量提高至90%以上,浸出回收率提高0.17%,达到了降低磨矿分级系统电力消耗、降本增效的目的。
References
[1] | 胡子龙,周建军.降低磨机转速增加经济效益[C]//2009年国内外水泥粉磨新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2009:93-97.
|
[2] | 武俊杰,戴惠新.浅析磨矿过程的影响因素[J].云南冶金,2009,38(6):13-16.
|
[3] | 曹丽霞.水力旋流器的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9,35(4):17-19.
|
[4] | 王鹏.矿磨矿介质生产研究应用的思考[J].金属矿山,2010,(1):132-134.
|
[5] | 徐天允,徐正春.金的氰化与冶炼[M].沈阳:沈阳黄金学院,1985.
|
[6] | 李启衡.碎矿与磨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
[7] | 丁培墉.物理化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
[8] | 段希祥,曹亦俊.球磨机介质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
[9] | 拜鹏程,何烨,陈芳芳,等.磨矿细度和二浸二洗对氰化浸出率影响的试验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12,20 (5):71-73.
|
[10] | 《选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选矿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
[11] | 杨家文.碎矿与磨矿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
[12] | 何烨,拜鹏程,黄冠银,等.酸浸提高金氰化浸出率的试验研究.黄金科学技术,2012,20 (6):58-61.
|
[13] | 庞学诗.水力旋流器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
|
[14] | 周源.金银选矿与提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
[15] | 吴再民,幺金成.氰化法提金及高纯度金的提纯[J].黄金科学技术,2009,17(3):60-63.
|
[16] | 陈芳芳,张亦飞,薛光.黄金冶炼污染治理与废物资源化利用[J].黄金科学技术,2011,19(2):67-73.
|
[17] | 杨永斌.协同强化浸金的电化学动力学与应用研究[D].武汉:中南大学,2008.
|
[18] | 李明军.提高姑山矿红矿系统磨矿效率的途径[J].现代矿业,2011,(10):64-65.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