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山东栖—蓬金矿区混合杂岩体对自然金矿床的控制作用

, PP. 20-27

Keywords: 混合杂岩体,控制作用,自然金矿床,栖—蓬金矿,山东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栖—蓬金矿以出产明金矿床著称。在总结栖—蓬金矿区的控矿地质特征及矿化特点的基础上,从混合杂岩体在形成过程中对明金矿床赋存位置与状态的控制作用入手,对明金矿床的成因和赋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岩化为金的活化作用提供持续的能量来源,促使含金矿物向有利部位迁移、富集成矿;脉岩的多期叠加及脉动性对明金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通过总结本区的成矿模式及矿化规律的特殊性,进一步认定探矿标志,圈定探矿靶区,并在实际深部找矿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References

[1]  王自国,王秀娟,李梅.河西金矿围岩蚀变与矿化富集规律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07,15 (4):23-27.
[2]  王来军,刘云杰.河西金矿矿石物质组成及可选性[J].黄金科学技术,2001,9(1):25-29.
[3]  吴海庆,孙强庆,张仁杰,等.蓬莱河西地区1号金矿脉详查报告[R].济南: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2006.
[4]  张国刚.山东栖霞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和方向[J].黄金科学技术,2008,16 (4):54-57.
[5]  朱奉三.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成矿作用初步研究——以招掖地区的金矿床为例[J].地质与勘探,1980,(7):1-10.
[6]  曾庆丰.脉型矿田构造基本问题[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5-8.
[7]  翟淳.论煌斑岩的成因模式[J].地质评论,1981,27(6):528-531.
[8]  杨晓东,王增付.山东蓬莱东南部地区金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J].科技创新导报,2009,(6):245-247.
[9]  范永香.成矿预测中成矿规律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质与勘探,1982,(5):12-17,3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