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花坪铅锌矿中伴生银、镉、镓的赋存状态研究
, PP. 13-18
Keywords: 赋存状态,伴生组分,类质同象,红花坪铅锌矿,陕西省
Abstract:
红花坪铅锌矿位于南秦岭旬阳盆地的金铜、铅锌、汞锑等多金属成矿带内,其中伴生的银、镉、镓含量均超过其作为伴生有用组分的最低工业品位。通过显微镜下鉴定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伴生有用组分的赋存状态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其次为少量黄铁矿、菱锌矿和菱锌锰矿等。矿石中伴生银主要以独立矿物银金矿的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而镉、镓未形成独立矿物,主要呈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和方铅矿的矿物晶格中。铅锌矿中大量伴生组分可供回收利用,具备良好的综合利用前景。
References
[1] | 刘淑文,王涛,薛春纪,等.南秦岭古生代隐伏基底分布特征及对金属成矿的控制[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2(3):12-14.
|
[2] | 侯满堂,唐永忠,王党国.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成矿时代探讨[J].陕西地质,2006,24(2):1-6.
|
[3] | 侯满堂,唐永忠,张连昌.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地质通报,2007,26(2):155-165.
|
[4] | 朱华平,张德全.陕西南秦岭志留系中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4,19(2):76-82.
|
[5] | 侯满堂,唐永忠.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带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物理化学条件[J].西北地质,2006,39(3):28-38.
|
[6] | 范红科,张骁富,刘晓璐.陕西省旬阳县红花坪铅锌矿详查工作总结[R].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2010.
|
[7] | 吴小霞,邹华,焦明录,等.青海什多龙银铅锌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07,15(1):19-22.
|
[8] | 郭承基.稀有元素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519-520.
|
[9] | 陈德潜.稀有元素地质概况[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58-66.
|
[10] | 赵振华,涂光炽.中国超大型矿床(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617.
|
[11] | 袁莹,祝新友,王艳丽.我国铅锌矿床伴生稀散元素分布与赋存状态研究综述[J].矿物学报,2011,(增):16-317.
|
[12] | 黄松,周卫宁,张锦章.江西银山铅锌矿床中镉镓铟的赋存状态及综合评价[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8,18(1):22-27.
|
[13] | 李保平,陈玉华,周晓中,等.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黄金科学技术,2011,19(3):9-13.
|
[14] | 余大良,王静纯.铅锌矿床中稀散金属赋存状态研究[J].矿物学报,2011,(增):314-315.
|
[15] | 徐欢,窦洪伟,张正虎,等.青海鄂拉山口银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黄金科学技术,2012,20(1):71-77.
|
[16] | 庞庆邦,贾伟光,韩仲文,等.陕西省旬阳地区汞锑金矿床成矿条件[J].地质与资源,2001,10(2):91-101.
|
[17] | 唐永忠,杨兴科,张宝荣,等.南秦岭造山带安康石梯—旬阳神河早古生代热水沉积盆地构造—沉积相与热水聚矿特征[J].中国地质,2012,39(5):1261-1270.
|
[18] | 侯满堂.陕西马元铅锌矿有机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J].中国地质,2009,36(4):861-870.
|
[19] | 彭大明.旬阳锑汞矿田成矿研讨[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8,(5):34-38.
|
[20] | 宋小文,侯满堂,朱经祥,等.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矿集区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J].陕西地质,2003,21(1):1-9.
|
[21] | 彭惠娟,汪雄武,周云,等.陕西省青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J].黄金科学技术, 2009,(5):16-23.
|
[22] | 刘新会,李根民,张增民,等.东秦岭小河—公馆多金属成矿带中金矿成矿预测 [J].黄金科学技术,2011,19(3):36-42.
|
[23] | 薛春纪,刘淑文,冯永忠,等.南秦岭旬阳盆地下古生界热水沉积成矿地球化学[J].地质通报,2005,24(10/11):927-934.
|
[24] | 王小平,侯岚,王满仓.基于GIS证据权重法的陕西旬阳地区铅锌成矿远景区定量预测[J].陕西地质,2010,28(1):98-103.
|
[25] | 齐文,侯满堂.镇旬矿田泥盆系和志留系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J].中国地质,2005,32(3):452-461.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