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 2011
基于水下光场结构的巢湖初级生产力评价Keywords: 初级生产力,水下光场,漫衰减特性,真光层,巢湖 Abstract: 根据2009年6月巢湖32个样点的实测数据以及归一化PAR强度数据,探讨巢湖水体的水下光场结构,并计算该水域的真光层深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叶绿素a浓度评价其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巢湖水体水下光强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出指数衰减趋势,水深1m处光强只有表层光强的0.07%~15.17%;且不同水深处的光场分布总体呈现出西部湖区、东北部湖区较高,西北湖区、中东部湖区较低的趋势;同时发现真光层深度的变化范围为0.64~2.33m,平均值为1.2m,其中最大值出现在西南湖区,西北湖区以及中东部湖区的真光层深度则相对较小.采用VGPM模型得到的巢湖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在1363.77~7349.37mg/(m2·d)范围内变动,将巢湖初级生产力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1级[0~2500mg/(m2·d)]主要分布于巢湖东部水域以及零星分布在西部湖区,面积大约为312.66km2;2级[2500~5000mg/(m2·d)]主要分布在巢湖西部以及东北部,占了巢湖水体面积的47.12%,大约为353.42km2;3级[5000~7500mg/(m2·d)]的面积则只有83.92km2,分布在巢湖西北湖区以及少量分布在中部偏北湖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