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环境科学  2008 

超滤、三维荧光光谱与高效体积排阻色谱联合表征地表水环境中溶解有机质的性质

Keywords: 溶解有机质,超滤,荧光光谱,高效体积排阻色谱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超滤、三维荧光光谱以及高效体积排阻色谱3种研究方法的结合可以表征不同类型荧光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规律,进而揭示它们的来源以及组分差异.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的再生纤维素超滤膜对几种不同类型地表水体中的溶解有机质进行分离后,利用三维荧光光谱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征谱图表征超滤完成后滞留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组分和渗透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组分中溶解有机质的性质.结果发现,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沼泽水中原先被强腐殖酸荧光吸收峰E(Ex/Em:360nm/462nm)掩盖的类富里酸荧光吸收峰A(Ex/Em:260nm/450nm)和C(Ex/Em:320nm/439nm)以及类蛋白荧光吸收峰B(Ex/Em:275nm/312nm)和D(Ex/Em:220nm/308nm)因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被分离进入渗透液中,可被荧光检测;贵州红枫湖南湖内源产生的类蛋白荧光吸收峰B(Ex/Em:280nm/334nm)和D(Ex/Em:225nm/328nm)在原水中含量太低,即使采用灵敏度高的荧光检测手段也很难从原水中直接鉴别出来,但超滤后却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大而被保存在超滤滞留液中.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来源的类富里酸荧光物质和类蛋白荧光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也存在差异.如红枫湖南湖内源产生的类蛋白荧光物质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被保存在超滤滞留液中;而贵州阿哈湖外源输入的类蛋白荧光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则较小,易通过超滤膜进入渗透液中.因此,3种研究方法的联合可以为研究地表水体中溶解有机质的性质提供方便直接的定性信息.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