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 2011
不同曝气方式对城市重污染河道水体氮素迁移与转化的影响Keywords: 曝气方式,氮释放,氨挥发,底泥,硝化作用 Abstract: 以南京仙林大学城的重污染河道水体为对象,利用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曝气方式(底泥曝气、水曝气)对水体氮素迁移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和温度升高条件下,底泥氮素主要以NH+4-N形式向上覆水释放;上覆水NH+4-N的最大累积量表现为:水曝气<底泥曝气<对照,3种工况下上覆水中NH+4-N的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9.40、11.24、19.30mg·L-1;曝气通过2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消减系统中的氮素,一是通过氨挥发作用,二是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从上覆水、间隙水和底泥中氮素的消减效果来看,底泥曝气均要优于水曝气;实验结束后底泥曝气组间隙水中NH+4-N的浓度和底泥中NH+4-N的含量分别减少了64.36%和58.73%,水曝气组分别减少了39.53%和38.78%;从上覆水的氮素转化过程来看,曝气工况下的硝化作用启动比较缓慢,水曝气经历了9d,底泥曝气经历了16d;在曝气工况下,上覆水中均出现了NO-2-N累积现象,水曝气和底泥曝气的NO-2-N累积持续时间分别为17d和14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