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氧化铁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5.02.006 , PP. 330-335
Keywords: 氧化铁 ,焦炭 ,反应性 ,吸附 ,影响机理
Abstract:
在井式硅钼棒电炉中对焦炭溶损反应性进行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CO2流量、反应时间)并重点研究负载氧化铁对焦炭溶损反应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能谱(EDS)对反应前后负载氧化铁的焦炭进行分析,探究氧化铁负载方式对焦炭溶损反应影响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比较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焦炭溶损反应性随CO2流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以吸附法和添加法负载氧化铁对焦炭溶损反应均有促进作用,氧化铁吸附负载量存在一个饱和点(1%),超过该点后氧化铁吸附负载量对焦炭溶损反应性影响甚微;吸附法负载氧化铁对焦炭溶损反应性的影响大于添加法。SEM分析表明添加法的部分铁氧化物被焦炭气孔壁基质包裹而无法发挥作用,吸附法的氧化铁均匀分布在焦炭表面使其能提供更多有效催化活性中心;且添加氧化铁时铁氧化物参与成焦,影响焦炭结构从而对焦炭溶损反应产生影响,吸附氧化铁则是影响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两种负载方式下氧化铁的影响机理不同。
References
[1] 房承宣,严加才. 煤中灰成分对焦炭质量的影响[J]. 燃料与化工,2012,43(2):8-11.
[2] 任学延,张代林,张文成,等. 影响焦炭热性质的主要因素分析[J]. 煤化工,2007,35(3):33-35.
[3] 邢康,唐庆杰,练佳佳,等. 秸秆灰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J]. 化工进展,2014,33(3):651-654.
[4] 赵新法,杨黎燕,石振海,等. 煤中矿物质在气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分析[J]. 煤炭技术,2005,24(1):103-105.
[5] 汪海涛,胡红玲,付利俊,等.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和焦炭抗碱性试验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4):44-46.
[6] 熊杰,周志杰,许慎启,等. 碱金属对煤热解和气化反应速率的影响[J]. 化工学报,2011,62(1):192-198. 浏览
[7] 王晓磊. 典型碱金属碱土金属对焦炭-CO2反应性影响的研究[D]. 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
[8] 杜鹤桂,杨俊和. 矿物质对高炉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J]. 炼铁,2002,21(4):22-24.
[9] 杨俊和,李依丽. 吸附矿物质对焦炭溶损反应的作用[J]. 煤炭转化,2002,25(3):51-54.
[10] 张群,杨俊和,李依丽. 煤中矿物质对焦炭溶损反应的作用[J]. 煤炭转化,2002,25(1):62-66.
[11] 公旭中,郭占成,王志,等. Fe2O3对高变质程度脱灰煤热解反应性与半焦结构的影响[J]. 化工学报,2009,60(9):2321-2326. 浏览
[12] 何选明,方嘉淇,潘叶,等. Fe2O3/CaO对低阶煤低温催化干馏的影响[J]. 化工进展,2014,33(2):363-367.
[13] Grigore M,Sakurovs R,French D,et al. Influence of mineral matter on coke reactivity with carbon dioxide[J]. The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 of Japan,2006,46(4):503-512.
[14] 蔡湄夏,郭豪. 铁氧化物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J]. 钢铁研究学报,2009,21(7):8-12.
[15] Ochoa J,Cassanello M C,Bonelli P R,et al. CO2 gasification of Argentinean coal chars:A kinetic characterization[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1,74(3):161-176.
[16] 郭瑞,汪琦,张松,等. 溶损反应动力学对焦炭溶损后强度的影响[J]. 煤炭转化,2012,35(2):12-16.
[17] 陈启厚,杨俊和. 添加和吸附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18(4):327-330.
[18] 耿家锐,沈强华,刘俊场,等. 焦炭反应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展望[J]. 云南冶金,2009,38(2):59-6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