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
滇西腾冲地块新生代火山岩中高温麻粒岩包体的发现及成因Keywords: 腾冲地块,新生代粗面安山岩,高温麻粒岩包体,平衡温度压力,电子背散射衍射,显微组构,岩石学 Abstract: 腾冲地块芒棒乡新生代新近纪芒棒组火山岩的研究,发现粗面安山岩中含有较多麻粒岩包体,主要类型为长英质麻粒岩和二辉麻粒岩,直径一般为3~5cm,略具定向排列构造,粒状变晶结构特征。长英质麻粒岩包体平衡温度和压力为:869~969℃,0.94~1.00GPa,二辉麻粒岩包体平衡温度为:841~972℃,均显示为高温麻粒岩相变质:寄主岩粗面安山岩中斑晶结晶估算的温度和压力为:1008~1059℃,1.26~1.33GPa,表明它们形成和起源于下地壳到上地幔顶部之间。二辉麻粒岩包体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显微组构分析表明,斜方辉石(紫苏辉石)和单斜辉石(普通辉石)均具有明显晶格优选方位(LPO),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主滑移系分别为:(010)[001]和(100)[001]、(010)[001],变形机制为位错蠕变,说明麻粒岩包体经历了高温塑性变形变质作用。新生代新近纪火山岩中高温麻粒岩的发现和研究表明,腾冲新生代岩浆活动可能与印度板块和腾冲地块俯冲-碰撞造山后的伸展垮塌-拆沉和板片断离,以及随后的上地幔物质上涌减压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底侵,导致的下地壳发生高温变质及火山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