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琼东南盆地超压系统泄压带:可能的天然气聚集场所

DOI: 10.3799/dqkx.2013.081

Keywords: 泄压带,超压系统,流体运移,脱溶作用,天然气成藏,琼东南盆地,石油地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泄压带是超压系统内部流体向外运移的通道和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对水溶相天然气析离成藏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应用速度谱、测井、钻井和地层测试等资料预测了琼东南盆地超压系统的分布,将其划分为3种结构类型;结合粘土分析等资料识别出了4种类型的泄压带,并讨论了泄压带的分布与可能的天然气聚集区带.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整体发育一个超压系统,其分布格局主要受陆坡带的形成和莺歌海盆地超压传递的影响,陆坡区的超压明显强于非陆坡区,西部的超压整体强于东部并在浅部呈现自西向东传递的趋势.泄压带内的天然气成藏主要取决于压力、温度和溶解气量,需满足溶解气量足够多和溶解度变化量足够大,相对而言,Ⅱ型泄压带成藏条件最优,既有断裂沟通深部水溶气和浅部储层,又有温压条件的显著变化,因而流体运移最活跃.Ⅲ型泄压带次之,但分布最广,该类型最有利部位分布在陵水低凸起和宝岛凹陷北坡.更多还原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