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金属学报  1959 

热轧条件对于碳素钢材的显微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的研究

, PP. 143-154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叙述热轧条件对于几种碳素钢的奥氏体晶粒度和其机械性能的影响;同时对于压下的积累作用以及奥氏体晶粒大小对于热轧特征如塑性、变形阻力和冲击靱性的影响亦作了探讨。研究结果示原始奥氏体晶粒较粗大的轧件,除了随冷却速度的降低而晶粒变粗的一般趋势外,沿出现了不均匀的长晶粒、带状组织和魏氏组织;合碳较高(0.66%C)的钢材则随着冷却速度的不同而出现了索氏体、珠光体和铁素体。随着奥氏体晶粒的加大,屈伏强度σ_s和低温(-20℃)冲击靱性α_k有显著的降低。轧制后的冷却速度(同一的奥氏体晶粒度)对于断面减缩率ψ的影响不大,但是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σ_s、σ_b和高低温冲击靱性a_k都有所提高。在1050℃轧制不同含碳量的钢材时,均出现了发生粗大奥氏体晶粒的临界加工量区域(介于0—10%之间),不过在同一热轧条件和临界加工量范围内,从各钢种获得的最大奥氏体晶粒度有相当大的差别,其中以40号钢有最小的晶粒度(约21/2号),而钢三有最大的晶粒度(约0号),保温时间对40号钢的晶粒度的影响最小,而对钢三的晶粒席的影响最大。在各钢种中,压下的积累均相当显著,而影响轧件的奥氏体晶粒度以最后一次的压下量起较大的作用。如果最后一次的压下量在临界数值内(钢三为5—15%之间

References

[1]  张作梅、李建华,钢三中板机械性能的研究。金属学报,第1卷第1期,1956,87--126页.
[2]  张作梅、徐有容、高子明、郭胜泉,球墨铸跌的可塑性的研究,金属学报,第1卷第2期,1956,165--188页.F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