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古代钢铁冶炼技术
, PP. 222-274
Abstract: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代钢铁生产,历史悠久,对于社会进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已用赤铁矿制造手斧。到距今三千三百多年前的商代中叶,使用陨铁制成了兵器部件。春秋战国以后,历代冶铁的奴隶、卒徒、冶户、工匠等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奴隶主和封建统治者的残酷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在阶级斗争中和在生产实践中,对冶铁炼钢技术,有过一系列辉煌的发明和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构成我国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一部钢铁冶炼发展历史。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正确整理这份珍贵的科学技术遗产,不但
References
[1] | 1) 见《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陨铁含镍较多,实际上具有钢的性能.十九世纪镍钢最早在市场出售时,就有叫它做“陨钢”的。1) 李约瑟《中国钢铁技术的发展》中称灌钢为“共熔钢”(co-fussion steel)。
|
[2] | 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第3期,第105页;《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考古,1974,第2期,第116页。
|
[3] |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第66页。
|
[4] | 顾铁符,《长沙52·826号墓在考古学上诸问题》,文物参考资料,1954,第10期,第68页
|
[5] | 李众,《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第2期,第1页。
|
[6] | 华觉明等,《战国两汉铁器的金相学考查初步报告》,考古学报,1960,第1期,第73页。
|
[7] |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第69页;孙廷烈,《辉县出土的几件铁器底金相学考察》,考古学报,1956,第2期,第125页。
|
[8] |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古矿冶遗址调查》,考古,1974,第4期,第116页,冶军,《铜录山古矿井遗址出土铁制及铜制工具的初步鉴定》,文物,1975,第2期,第19页.
|
[9] | 考格兰(英),《旧大陆史前和早期的铁》。
|
[10] |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第11页。
|
[11] | 刘心健、陈自经,《山东苍山发现东汉永初纪年铁刀》,文物,1974,第12期,第57页。
|
[12] | 屈大钧,《广东新语》,卷十五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