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猪场废水堆肥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
Keywords: 秸秆 ,猪场废水 ,堆肥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Abstract:
利用秸秆为载体与猪场废水联合堆肥,进行不同通风方式(鼓风、翻堆、鼓风+翻堆)及添加猪粪水和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对比试验,对堆肥过程中主要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变化作了动态监测,同时分析了堆肥过程中相关降解酶的活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研究猪场废水堆肥化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变化幅度最大,霉菌次之,酵母菌较少,而放线菌很少。纤维素酶活性在堆肥初期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脲酶活性前期较低,在70d后迅速上升;过氧化氢酶活性初期较高,随后迅速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由于堆肥条件及添加原料不同,不同处理的微生物数量和降解酶活性变化趋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堆肥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及变化趋势和降解酶活性变化都与传统堆肥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废水的不断添加所带来的原料持续供应和高湿条件。
References
[1] 陈立平,陈开正,陈央,等.采用生物热能蒸发处理糖蜜酒精废液[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3):60-62.
[2] Paredes C,Roig A.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nitrogen during cocomposting of olive mill wastewater with solid organic wastes[J].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2000,32(3):222-227.
[3] Jenssen P D,Skjelhaugen 0 J.Local ecological solutions for wastewater and organic waste treatment-a total conception for optimum reclamation and recycling[A].Proc.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ividual and Small Community Sewage systems[C].Atlanta,ASAE 18-94,pp.182-191.
[4] 邓良伟,谭小琴,李建,等.利用秸秆堆肥过程处理猪场废水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255-259.
[5] 刘婷,陈朱蕾,周敬宣.外源接种粪便好氧堆肥的微生物相变化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19(2):57-59.
[6] 丁文川,李宏,郝以琼,等.污泥好氧堆肥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其生态规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6):¨3-¨6.
[7] 李酉开.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8] 李阜棣,喻子牛,何绍红.农业微生物实验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9] 冯明谦,刘德明.滚筒式高温堆肥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6):490-492.
[10] 栗学俐,贺飞.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还原糖的测定[J].湖北化工,1999(1):43-44.
[11] 高雯,等.食品酶学原理与分析方法[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53-355.
[12] 李国学,张福锁.固体废物堆肥化与有机复混肥生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
[13] 袁月祥,廖银章,刘晓风,等.有机垃圾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2,22(1):22-23,26.
[14] 金樑,顾宗濂,林先贵,等.垃圾堆肥资源化若干问题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6(4):388-393.
[15] 杨毓峰,等.畜禽废弃物好氧堆肥化条件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98,(6):10-11.
[16] 官家发.高温堆肥发酵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过程中的部分微生物学问题[J].四川环境,2000,19(3):21-30.
[17] 朴哲,崔宗林,苏宝林.高温堆肥的生物化学变化特征及植物抑制物质的降解规律[J].农业环境保护,2001,20(4):206-20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