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淹水条件下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外源铜有效性的影响

Keywords: 有机物料,有效性铜,土壤污染,模拟试验,土壤还原作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将4种有机物料加入模拟铜污染(200mg·kg-1)的黄壤和石灰土中,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室内恒温培养试验,测定培养前后的Eh值和pH值及培养后的有效铜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多重比较,进而讨论了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葡萄糖/蛋白胨能够明显促进土壤还原作用,使土壤处于氧化还原平衡状态,使黄壤和石灰土的Eh值下降至数十毫伏、甚至负值,使其pH值接近7,并使有效铜含量明显降低;风化煤、泥炭则不能促进该两种土壤的还原作用,其Eh值仍在数百毫伏左右,pH值和有效铜含量的变化都不明显。

References

[1]  李学垣.土壤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0-107.
[2]  MorrisSchnitzer.土壤有机质—今后75年的展望[J].Soil Science,1991,151(1):41-58.
[3]  StevensonFJ.夏荣基译.腐殖质化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248-259.
[4]  陈英旭 林琦 张建英 等.环境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5]  AD麦克拉伦 G H 波得森 J 斯库金斯等.土壤生物化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490-491.
[6]  陈世宝 华珞.有机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7,14(3):26-29,.
[7]  陈世俭 胡霭堂.有机质物种类对污染土壤铜形态及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1,32(1):38-40,46.
[8]  陈世俭.泥炭和堆肥对几种污染土壤中铜化学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0,37(2):280-283,.
[9]  陈世俭.有机物质添加量对污染土壤铜形态及活性的影响[J].土壤与环境,1999,8(1):22-25,.
[10]  李剑超 王果.有机物料影响下土壤溶液铜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3):197-200,.
[11]  王艮梅 周立祥.施用有机物料对污染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和铜活性的动态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3,23(4):452-457,.
[12]  邹献中 徐建民 赵安珍 季国亮.离子强度和pH对可变电荷土壤与铜离子相互作用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3,40(6):845-851,.
[13]  国际水稻所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译.土壤与水稻[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89-109.
[14]  于天仁.水稻土的物理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54-70.
[15]  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05-310.
[16]  熊毅.土壤胶体(第三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11-314.
[17]  王云 魏复盛.土壤环境元素化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58-284.
[18]  贺建群 许嘉琳.土壤中有效态Cd,Cu,Zn,Pb提取剂的选择[J].农业环境保护,1994,13(6):246-251,.
[19]  李酉开.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2-54.
[20]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1]  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57-209.
[22]  王苏斌 郑海涛 邵谦谦.SPSS统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