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
[2] | 李加宏 俞仁培.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盐分的迁移和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J].土壤学进展,:.
|
[3] | .土壤次生碱化问题[C].俞仁培.土壤水盐动态和盐碱化防治[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6-42.
|
[4] | 俞仁培 张绍德 石万普 等 俞仁培 尤文瑞.黄淮海平原土壤次生碱化的预测与防治[C].俞仁培,尤文瑞.土壤盐化、碱化的监测与防治[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90-96.
|
[5] | 杨道平.土壤碱化过程和碱化实质的研究Ⅱ.交换性钠的解离[C].俞仁培.土壤水盐动态和盐碱化防治[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03-110.
|
[6] | 杨道平 俞仁培 俞仁培 尤文瑞.土壤碱化过程和碱化实质的研究Ⅳ.氯化钠和硫酸钠对土壤碱化的作用[C].俞仁培,尤文瑞.土壤盐化、碱化的监测与防治[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52-159.
|
[7] | 宋新山 邓伟.钠吸附比及其在水体碱化特征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
|
[8] | 朱祖祥.土壤学·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350-351.
|
[9] | 俞仁培 石万普 张绍德 等 俞仁培 尤文瑞.黄淮海平原碱化土壤的分级[C].俞仁培,尤文瑞.土壤盐化、碱化的监测与防治[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83-87.
|
[10] | 于天仁.土壤化学原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
[11] | 刘广远 韩庚辰 于涛 等.碱渣海洋倾倒定点化学追踪试验[J].海洋环境科学,1995,14(5):61-67.
|
[12] | 刘心中 姚德 等.碱渣(白泥)综合利用[J].化工矿物与加工,:.
|
[13] | 叶国良 苗中海.碱渣的综合利用[J].港口工程,1998(1):10-12.
|
[14] | 徐建新 张建国.浅谈碱渣的基本性质[J].建筑技术开发,1998,(10):1—4.
|
[15] | 黄小红 柯玉诗.碱渣的农用效果研究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0(4):35-37.
|
[16] | 彭铁成 刘宗瑜.碱渣用于湿式烟气脱硫的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
[17] | 娄性义 张焕云.碱渣(白泥)综合利用途径的探讨[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20(2):55-60.
|
[18] | 茅爱新.氨碱法纯碱生产中废液及碱渣的综合利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
[19] | 芈振明 高忠爱 祁梦兰 等.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M](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67-286.
|
[20] | 贾德义 陈艳玲 郭万宝.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分析[J].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1994,2:44-46.
|
[21] | 严彩霞 董健苗.粉煤灰在农业方面的利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1,(5):41-44.
|
[22] | 吴家华 刘宝山.粉煤灰改土效应研究[J].土壤学报,:.
|
[23] | 吴家华 王茂林.粉煤灰中有害元素对土壤,粮食影响的初步评价[J].土壤学报,:.
|
[24] | 马小明 郝志邦.粉煤灰农业工程应用技术研究[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5,7(4):11-12,19.
|
[25] | 毛景东 杨国治.粉煤灰资源的农业利用[J].农村生态环境,:.
|
[26] | 王福.粉煤灰利用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探讨[J].粉煤灰,1995,(3):6-12.
|
[27] | 黄明勇 路福平 郭育文.碱渣、海湾泥和粉煤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2):748-753.
|
[28] | 张万钧 郭育文 黄明勇 等.三种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2,4(10):6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