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强化生物通风修复柴油污染土壤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

Keywords: 柴油,生物通风,影响因素,正交实验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生物通风是继SVE后又一项主要的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拥有广阔的前景。为寻求最佳修复效果的最优组合,采用生物通风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正交土柱实验,对影响生物通风修复效果的5个主要因素(污染强度、土壤含水率、C∶N∶P、通风的孔隙体积数、通风方式)进行了定量化。结果表明,利用强化生物通风可以在柴油污染土壤的治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方差分析各因素均无显著性影响;极差分析得到影响强化生物通风柴油去除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为土壤含水率、污染强度,次主要因素为C∶N∶P、通风的孔隙体积数,而通风方式对去除率的影响很小;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有些因素的最优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总体来说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分别为:土壤含水率为4.88%,污染强度为40000mg·kg-1,C∶N∶P为100∶20∶1,通风的孔隙体积数为4,而通风方式的两种水平对去除率的影响相差不大。

References

[1]  胡晓芳.夏福军.朱南文.张之崟.陈佳一 原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法修复效果研究 [J].-环境化学2006(5)
[2]  何翊.吴海.魏薇 石油污染土壤菌剂修复技术研究 [J].-土壤2005(3)
[3]  李法云,曲向荣,吴龙华,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理论基础与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  沈铁孟.黄国强.李凌.李鑫钢.徐世民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通风修复及其强化技术 [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7)
[5]  顾传辉.陈桂珠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降解生态条件研究 [J].-生态科学2000(4)
[6]  XIA Wen-xiang.ZHENG Xi-lai.LI Jin-cheng.SONG Zhi-wen.ZHOU Li.SUN Hao-fen 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by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supplemented with nutrients [J].-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05(4)
[7]  沈铁孟.黄国强.李凌.李鑫钢 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 [J].-环境科学动态2002(3)
[8]  Lee T H,Byun I G,Monitoring biodegradation of diesel fuel in bioventing processes using in situ respiration rate,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4).
[9]  邵辉煌.李广贺.章卫华.张旭 包气带油污土层生物修复现场控制性因素的评价 [J].-中国环境科学2001(6)
[10]  朱春芳,汽油污染土壤的物理通风实验室模拟研究,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11]  Miller R N,Downey D C,Carmen V A,A summary of bioventing performance at multiple air force sites,Lewis Pub,Boca Raton,199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