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艳华.马金辉 SWAT模型辅助下的生态恢复水文响应——以陇西黄土高原华家岭南河流域为例 [J].-生态学报2008(2)
|
[2] | 李庆航.董增川.刘薇.费如君.赵杰 土地利用方式对丘陵地区水量水质影响研究 [J].-水电能源科学2008(1)
|
[3] | 王新.郑本暖.林桂志.汪水前 关于晋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的探讨 [J].-福建水土保持2002(4)
|
[4] | 林敬兰.陈明华.杨学震.汪水前.黄鑫全 闽南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J].-福建农业学报2002(2)
|
[5] | 安溪县志编纂委员会,安溪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
[6] | 王林.张明旭.陈兴伟 基于SWAT模型的晋江西溪流域径流模拟 [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1)
|
[7] | 王林.陈兴伟 基于SWAT模型的晋江西溪流域产沙模拟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
[8] | 荣琨.陈兴伟.林文娇 晋江西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SWAT模型模拟 [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4)
|
[9] | 陈志强,区域多尺度LUCC及空间数据库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
[10] | 陈松林 基于GIS的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
[11] | 张运生,GIS和遥感辅助下的江西潋水河流域化学径流计算机模拟探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
[12] | 刘瑞民.杨志峰.丁晓雯.沈珍瑶.伍星.刘芳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J].-环境科学2006(12)
|
[13] | Santhi C,Arnold J,G Williams J R,Validation of the SWAT model on a large river basin with point and non-point sourc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2001(5).
|
[14] | Kang M S,Park S W,Lee J J,Applying SWAT for TMDL programs to a small watershed containing rice paddy fields,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6(1).
|
[15] | Behera S,Panda R K,Evaluation of management altematives for an agricuhural watershed in a sub-humid subtropical region using a physical process based model,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6(1-4).
|
[16] | 许其功.刘鸿亮.沈珍瑶.冒亚明 茅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J].-环境科学2006(11)
|
[17] | 赖格英.于革 太湖流域营养物质输移的模拟评估研究 [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
[18] | 许其功.席北斗.何连生.魏自民.姚波.霍守亮 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 [J].-环境工程学报2008(3)
|
[19] | 王晓燕.秦福来.欧洋.薛亦峰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以密云水库北部流域为例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3)
|
[20] | 郝芳华.陈利群.刘昌明.戴东 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分析 [J].-水土保持学报2004(3)
|
[21] | 陈军锋.李秀彬 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研究 [J].-应用生态学报2004(5)
|
[22] | 代俊峰.陈家宙.崔远来.何园球.马吉刚 不同林草系统对集水区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 [J].-水科学进展20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