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种植年限和种植模式对设施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

Keywords: 种植年限,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探讨大棚种植年限和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土壤质量退化的原因,对昆明郊区蔬菜、花卉主产县典型大棚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B/F比值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以种植6~8a时最高而20a时最低;真菌数量持续增加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降低。与连作相比,轮作有利于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而降低真菌数量,有利于提高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花-花轮作效果最好,菜-菜轮作效果最差。研究结果表明大棚种植初期(4~6a)土壤生态环境较好,6~8a后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调,酶活性显著下降,从而影响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土壤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大大降低;轮作种植能有效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利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提高,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

References

[1]  张国红 任华中 高丽红 张福墁 曹之富 张振贤.京郊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状况和酶活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447-1452.
[2]  WangS(王珊) bT-X(李廷轩) ZhangX-Z(张锡洲) etal.Study on changes of microbial characters in greenhouse soil[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5):82-86.
[3]  杜连凤 张维理 武淑霞 黄锦法 张继宗.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种植年限保护菜地土壤质量初探[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1):133-137.
[4]  黎宁 李华兴 朱凤娇 等.菜园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2):258-290.
[5]  路鹏 苏以荣 牛铮 等.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时空变异[J].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7,(4):32-36.
[6]  费颖匣 黄艺 严昌荣 等.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的胁迫[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1):243-247.
[7]  张薇 魏海雷 高洪文 胡跃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1):48-52.
[8]  Hamel C, Vujanovic V, Jeannotte R. et al. Negative feedback on a perennial crop:fusarium crown and root rot of asparagus is related to changes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J]. Plant and Soil, 2005, 268( 1 ) :75-87.
[9]  WuF-Z(吴凤芝) WangX-Z(王学征) etal.Effect of monocropping and rotation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and cucumber yield, quality under protected cultivation[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0):2274-2280.
[10]  王辉 董元华 李德成 安琼.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蔬菜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J].土壤,2005,37(4):460-464.
[11]  王柳 张福墁 高丽红.京郊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1):62-66.
[12]  杜新民 吴忠红 张永清 等.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盐分和养分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2):78-80.
[13]  姚槐应 黄昌勇.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及其试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4]  吴金水 林启美 黄乔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17-19.
[15]  马云华 魏珉 王秀峰.日光温室连作黄瓜根区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6):1005-1008.
[16]  郭天财 宋晓 等.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根际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129-131.
[17]  尹睿 张华勇 黄锦法 林先贵 王俊华 曹志洪.保护地菜田与稻麦轮作田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比较[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8]  邓玉龙 张乃明.设施土壤pH值与有机质演变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2006,15(2):367-370.
[19]  Celine J, Francois V, Claude A, et al. Soil health through soil disease suppression : which strategy from descriptors to indicators[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7,39( 1 ) : 1-23.
[20]  陈慧 郝慧荣 熊君 等.地黄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2):2755-2759.
[21]  吴凤芝 孟立君 王学征.设施蔬菜轮作和连作土壤酶活性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4):554-558.
[22]  王静 张维理 郑毅 等.滇池流域环境友好作物轮作模式的选择[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5):663-66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