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海洋科学  2010 

大黄鱼野生与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

, PP. 45-48

Keywords: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等位酶,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遗传结构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采用垂直板型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福建野生与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4个群体(湄洲野生群体、宁德野生群体、宁德养殖群体、连江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个大黄鱼群体的平均每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250~1.1293,多态位点百分数为2.50%~18.75%,观察杂合度为0.1250,期望杂合度为0.0636~0.0677。湄洲湾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养殖群体。4个大黄鱼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很低,4个大黄鱼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000~0.0001,平均遗传距离为0.0005,遗传分化系数(Fst=0.0004)低,基因流(Nm=609.6667)大。

References

[1]  .徐开达,刘子藩. 东海区大黄鱼渔业资源及资源衰退原因分析[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7.(05)
[2]  .黄勤,陈曦,杨金先,林能锋. 福建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APD标记及多态性调查[J]. 福建农业学报. 2007.(02)
[3]  .徐成,王可玲,张培军. 鲈鱼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Ⅱ.种群生化遗传结构及变异[J]. 海洋与湖沼. 2001.(03)
[4]  .尤锋,王可玲,相建海,徐成. 山东近海褐牙鲆自然与养殖群体生化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01.(05)
[5]  .王军,全成干,苏永全,丁少雄,张纹. 官井洋野生与养殖大黄鱼同工酶的研究[J]. 海洋科学. 2001.(06)
[6]  .杨锐,庄志猛,喻子牛,戴继勋,邓景耀. 梭鱼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J]. 海洋水产研究. 2002.(03)
[7]  .黎中宝,方秀,陈锦,常建波,雷光高,张桂玲,赵斌丽,王展林.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降低[J]. 海洋与湖沼. 2009.(04)
[8]  .黎中宝. 牙鲆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03)
[9]  .练兴常. 大目洋渔场大黄鱼放流现状[J]. 中国水产. 2000.(01)
[10]  .王伟继,孔杰,庄志猛,孟宪红. 真鲷野生群体和人工繁殖群体的同工酶遗传差异[J]. 生物多样性. 2000.(04)
[11]  .王中仁编著. 植物等位酶分析[M]. 科学出版社 1996
[12]  .丁少雄,王军,苏永全,全成干,张纹,郭丰,马梁. 花尾胡椒鲷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研究[J]. 台湾海峡. 2001.(02)
[13]  .梁君荣,王军,苏永全,蔡岩,王德祥. 斜带髭鲷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研究[J]. 台湾海峡. 2003.(01)
[14]  .丁少雄,王军,全成干,苏永全. 野生与养殖鮸状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比较[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15]  .全成干,王军,丁少雄,苏永全. 大黄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4)
[16]  .缪伏荣. 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品质的比较[J]. 现代渔业信息. 2008.(10)
[17]  .王志勇,王艺磊,林利民,邱淑贞,本信明. 福建官井洋大黄鱼AFLP指纹多态性的研究[J]. 中国水产科学. 2002.(03)
[18]  .李明云,张海琪,薛良义,竺俊全,钟爱华. 网箱养殖大黄鱼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和RAPD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03.(06)
[19]  .李鹏飞,刘萍,柳学周,高天翔,王清印. 漠斑牙鲆引进种群同工酶的遗传多态性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06.(0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