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莱州湾南岸第三陆相层年龄的铀系等时线法(TSD)测定
, PP. 51-56
Keywords: 莱州湾南岸 ,第三陆相层 ,钙质结核 ,TSD法
Abstract:
于莱州湾南岸ZK32-1钻孔第三陆相层上下边界处选取自生钙质结核,采用样品全溶铀系等时线法(TSD法)测定钙质结核的年龄。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等时线上的数据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表明所获得的年龄数据是合理的。通过对样品代表性的讨论,说明所选取的钙质结核的年龄确可代表其所在地层的年龄,从而得出莱州湾南岸第三陆相层的沉积起止时间为72.16kaB.P.±7.41kaB.P.到45.34kaB.P.±5.35kaB.P.的结论。本研究首次获得莱州湾南岸地层的铀系TSD年龄,为全面认识该地区晚更新世地层年代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References
[1] 庄振业 许卫东 李学伦.渤海南岸6000年来的岸线演变[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1,21(2):99-109.
[2] 韩有松 孟广兰 王少青.渤海莱9、H湾滨海平原晚第四纪地质事件与古环境[A].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集刊(35)[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87-96.
[3] 张祖陆.渤海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的黄土[J].海洋学报,:.
[4] 王宏 李凤林 范昌福 M.Frechen M.vanStrydonck 裴艳东 王云生.环渤海海岸带^14C数据集(Ⅰ)[J].第四纪研究,:.
[5] 王宏 范昌福.环渤海海岸带^14C数据集(Ⅱ)[J].第四纪研究,2005,25(2):141-155.
[6] 韩美,张丽娜.莱州湾南岸巨淀湖沉积地层分析与沉积环境辨识[J].地理科学,2005,25(6):678-682.
[7] 庄振业 曹有益.渤海南部S3孔晚第四纪海相地层的划分及环境演变[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8] Luo S D, Ku D L. U-series isochron dating: A generalized method emplying total-sample dissolution[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991:555-564.
[9] Bischoff J L, Fitzpick J A. U-series dating of impure carbonates: An isochron technique using total-sample dissolution[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91:543-554.
[10] 陈文寄 彭贵.年轻地质体系的年代测定[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57-89.
[11] 刘恩峰 张祖陆 沈吉.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的孢粉记录[J].古地理学报,2004,6(1):78-84.
[12] 陈铁梅.第四测年的进展与问题[J].第四纪研究,:.
[13] 朱而勤.黄海和东海钙质结核的特征及成因[J].海洋学报,1985,7(3):333-341.
[14] 单联芳 许东禹 任于灿 等.江苏和山东海岸钙质结核及其地质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7,7(1):115-122.
[15] 马志邦 朱大岗 等.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的铀系年代学研究[J].地球学报,:.
[16] 朱照宇 顾德隆 等.青藏高原甜水海湖泊沉积物铀系等时线测年[J].科学通报,:.
[17] 伊凡诺维奇M 哈蒙RS.铀放射系的不平衡及其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18] 梁卓成 顾德隆.不纯碳酸盐样品年龄的铀系法测定[J].地球化学,1984,1:10-20.
[19] Ku T L, Luo S D, Tim K L. U-series chronology of lacustrine deposits in Death Valley, California[J]. Quaternary research, 1998,50: 261-275.
[20] 夏明 马志帮.铀系组分法测定年青火山岩年龄的研究[J].第四纪研究,:.
[21] 王振宇.南黄海海州湾外侧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J].上海地质,1990,2:9-19.
[22] 韩有松 孟广兰 王少青 等.中国北方沿海第四纪地下卤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16,183-185.
[23] 彭子成 韩有松.莱州湾地区10万年以来沉积环境变化[J].地质论评,:.
[24] 张永祥 陈鸿汉.莱州湾南岸晚更新世后地层中沉积海水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海洋学报,:.
[25] 张祖陆 聂晓红 刘恩峰 等.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J].地理研究,2005,24(1):105-11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