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亲水性多孔载体在流化床中的生物膜形成过程分析
Keywords: 亲水性多孔载体 ,生物挂膜 ,流化床 ,影响因素
Abstract:
采用实验制备的一种新型亲水性多孔聚合物作为流化床反应器中生物膜附着生长的载体,实现流态化水力条件下的生物挂膜过程。在3个结构尺寸相同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接种污泥浓度、进水有机负荷及载体粒径对亲水性多孔载体生物挂膜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污泥浓度为30gVSS/L、进水TOC值为350mg/L、载体粒径为5~8mm时载体表面的附着生物量最大,反应器运行12d的载体附着生物量达到4.45gVSS/L,膜结构稳定,表现出较活性污泥法更高的活性。在进水TOC、氨氮浓度分别为350mg/L、50mg/L,HRT为6h的情况下,两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1%和64.3%,表明载体上的生物膜对污水中TOC及氨氮的去除表现出高效率。挂膜后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孔壁上的微生物以球菌和杆菌为主要生物相,证明载体内外表面皆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形成合理的生物相分布。
References
[1] 韦朝海,贺明和,任源,等.焦化废水污染特征及其控制过程与策略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007,27(7):1083~1093
[2] 韦朝海,贺明和,任源,等.生物三相流化床A/O2组合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环境科学学报,2007,27(7):1107~1112
[3] Apilanez I.,Gutierrez A.Effect of surface materials on initial biofilm development.Bioresource Technology,1998,66 (3):225~230
[4] 方治华,柯益华,杨平,等.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筛选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1995,15(4):399~406
[5] 刘则华,邢新会,冯权.多孔微生物载体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特性.水处理技术,2006,32(4):34~38
[6] Jun B.H.,Miyanaga K.,Tanji Y.,et al.Removal of nitrogenous and carbonaceous substances by a porous carrier membrane hybrid proces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3,(14):37~44
[7] 李磊,韦朝海.张小璇,等.亲水性聚合物多孔载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9):82~86
[8] 俞汉青,顾国维.生物膜反应器挂膜方法的试验研究.中国给水排水,1992,8(3):13~17
[9]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0] Montserrat Perez,Luis 1.Romero,Enrique Nebot.Colonisation of a porous sintered-glass support in anaerobic thermophilic bioreactors.Bioresource Technology,1997,(59):177~183
[11] 张绍园,王菊思,姜兆春.膜生物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环境科学,1997,(11):35~38
[12] 周平,何嘉汉,钱易.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载体挂膜特性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1998,18(1):68~7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