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本源微生物菌剂修复城市污染河流
Keywords: 城市污染河流 ,本源微生物菌剂 ,河流修复 ,直接投菌
Abstract:
通过丰湖河投菌过程中和总投菌后两周的各水质指标分析,对本源微生物菌剂作用城市重污染河流过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年11月20日全河布菌后,以COD下降后上升的情况作为补菌时间的判断依据,实现菌种效力最大化。继2010年11月25日、27日和30日3次补菌后上游至下游硐桥、久泰桥和益民水闸处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7%、68.8%和61.6%,氨氮和总磷有所去除。水色由深灰绿色转变为深绿色,浮油减少,臭味明显消除。表明此法在冬季水温较低的天然河流条件下,不需大型设备便可较快修复水质,具有较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References
[1] 李坤陶.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J].生物学教学,2007(1)doi:10.3969/j.issn.1004-7549.2007.01.002
[2] 李亚新,活性污泥法理论与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200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8.
[4] Jirka G;Weitbrecht V,Mixing models fo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in rivers:Continuous and instantaneous pollu- tant releases,New York:springer-verlag,2005.
[5] 徐信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6] 高永胜;叶碎高;郑加才,河流修复技术研究,水利学报,2007(z1).
[7] 朱灵峰,张玉萍,邓建绵.河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生态学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09(7)doi:10.3969/j.issn.0517-6611.2009.07.145
[8] 吴虹兴;蒋坤良.生态修复技术在河流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08(5)doi:10.3969/j.issn.1008-701X.2008.05.002
[9] 张兵之;吴振斌;徐光来.人工湿地的发展概况和面临的问题[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z2)doi:10.3969/j.issn.1003-6504.2003.z1.036
[10] 王丽风,邓柳,胡开林.液可清微生物制剂修复西坝河水试验[J].水资源保护,2006(6)doi:10.3969/j.issn.1004-6933.2006.06.019
[11] 薛维纳,裴红艳,杨翠云.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城市污染河流的静态模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doi:10.3969/j.issn.1000-5137.2005.02.02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