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三菌复合发酵提高厨余真蛋白含量的研究
Keywords: 厨余 ,复合菌剂 ,真蛋白 ,分子鉴定
Abstract:
为改善厨余发酵的品质,增加发酵后产品蛋白含量。采用三菌复合对厨余进行发酵,探讨了三菌复合的比例、接种量、发酵时间、初始pH值对发酵效果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实验菌Lc和Ydy进行16SrRNA及18SrR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菌剂配比(Lc∶Ydy∶S1)为3∶2∶1,接种量为0.15%,初始pH值为5.0,发酵时间为48h。扩大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发酵条件下,厨余经发酵后品质得到改善,真蛋白含量由发酵前的15.42%上升到发酵后的22.47%,增加率为45.8%;发酵后大肠菌群下降到30cfu/g以下;乳酸菌及酵母菌数量分别为1.5×109cfu/g和6.6×108cfu/g。分子测序及鉴定结果表明,Lc为乳酸乳球菌,Ydy为热带假丝酵母菌。
References
[1] 中国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 李巨秀 混菌种发酵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D].2002
[3]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刘慧,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 侯曼玲,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张振华;汪华林;胥培军.厨余垃圾的现状及其处理技术综述[J].再生资源研究,2007(5)
[7] 王梅 餐厨垃圾的综合处理工艺及应用研究 [D].2008
[8] 戴德慧;陈贵才;黄光荣,泔水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菌种选育研究,动物生产,2008(15).
[9] 王星敏;郑旭煦;马强,菌群固体发酵提高餐饮废渣产产白含量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
[10] 罗宁;陈淑玲.餐饮业泔水处理的新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4)
[11] 王星;王德汉;张玉帅.国内外餐厨垃圾的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进展[J].环境卫生工程,2005(2)
[12] 刘元甲 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D].2009
[13] 赵国群,张伟,张桂.辣椒粕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菌种筛选研究[J].中国酿造,2009(7)
[14] 秦蓉 利用苹果渣发酵生产奶牛蛋白饲料及应用的研究 [D].2004
[15] Takashi Ueno ;Yasuhiro Ozawa ;Masaki Ishikawa ;Kotoyoshi Nakanishi ;Toshinori Kimura,Lactic acid production using two food processing wastes, canned pineapple syrup and grape invertase, as substrate and enzyme,Biotechnology Letters?,2003, 25(7).
[16] 邱立友,固态发酵工程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7] 宋鹏 微生物发酵生产肉猪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D].2005
[18] 马莺;顾瑞霞,马铃薯深加工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