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德国与中国在生态建筑发展中的比较
DOI: 10.13204/j.gyjz200904009, PP. 37-40
Keywords: 生态建筑,发展,太阳能
Abstract:
德国在生态建筑方面的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在生态建筑的发展方面也有所进展,但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通过德国与中国在发展生态建筑方面进展的比较,旨在理清中国在这个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德国在发展生态建筑方面可以为中国所借鉴的方式、方法。
References
[1] | 陈干辉.从生态中求生存—德国盖尔森基辛日光村的启示[J].华中建筑,2005,23(5):80-81;
|
[2] | 王崇杰,韩卫萍,薛一冰.用阳光编织生活的建筑师--德国太阳能建筑师罗尔夫.迪施[J].新建筑,2006(5):80-82;
|
[3] | 绿色物语.建筑节能曲高和寡绿色建筑还有多远[EB/OL](2005-02-25)[208-12-15]http://news.tom.com;
|
[4] | Chandel S.S,Aggarwal R.K.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PassiveSolar Building in Western Himalayas[J].Renew Energy,2008(1):1-8;
|
[5] | 宋燕燕,袁镔.以普通技术实现建筑绿色化—济浪市第一中学体育馆的生态设计[J].华中建筑,2005(5):70-72;
|
[6] | 钟力.我国生态建筑的示范性实践--兼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J].建筑学报,2005(9):13-15;
|
[7] | 孙海燕.生态建筑:从汉堡到上海[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10):17-18;
|
[8]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第二批限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城市名单的通知[J].砖瓦世界,2006(2):9;
|
[9] | 谢祖安.为西南西北地区的光伏电站叫好[J].太阳能信息西北版,2007(73);
|
[10] | 张药明.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与前景[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7(1):1-5;
|
[11] | 刘向.德国利用技术规范降低建筑耗能[J].建材工业信息,2005(4):47;
|
[12] | 涂逢祥,王庆一.浅谈建筑节能技术[J].科技咨询导报,2007(6):46;
|
[13] | 贾晶,钱颖初.国内首个LEED金奖案例及其空调系统特点简介[J].建筑节能,2007(1):52;
|
[14] | 王素霞.美国、德国如何实现建筑节能[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6(1):34;
|
[15] | 阮太国.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设计相结合--让千家万户都能用上太阳能[J].太阳能,2006(4):21;
|
[16] | 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J].太阳能,2006(1):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