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盒子”模式——浅谈当代工业建筑设计多元化的趋势
DOI: 10.13204/j.gyjz200408002, PP. 4-10
Keywords: 工业建筑,多元化,建筑类型学
Abstract:
通过对现代主义影响下工业建筑作品的回顾和当今建筑设计多元化工业建筑作品的分析,对当今世界工业建筑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提出看法,引起建筑界对工业建筑的类型学研究的重视,对提高工业建筑的设计水平和技术含量有所裨益。
References
[1] | Hugh Pearman.当代世界建筑.刘丛红,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
[2] | Deen Sharp.20世纪世界建筑--精彩的视觉建筑史.胡正凡,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
|
[3] | 朱德本.当代工业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
[4] | 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5
|
[5] | Peter Buchanan.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作品集(第4卷).蒋昌芸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
[6] | 伊丽莎白·史密斯.新高技派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
[7] | 丁沃沃,等.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建构.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
|
[8] | 英格伯格·弗拉格,等.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技术.李保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
|
[9] | Stephen Dobney.Norman Foster:Selected and Current Works of Foster and Partners.H.K.:Everbest Printing,1997
|
[10] | 林少伟.当代乡土--一种多元化世界的建筑观.世界建筑,1998(1):64~66
|
[11] | 陈治国.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新建筑,2001(4):59~64
|
[12] | 尹思谨.理性的回归:新千年的建筑主流--新现代主义.世界建筑,2001(3):86~89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