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基于调峰能力分析的电网弃风情况评估方法
, PP. 1887-1894
Keywords: 弃风,风电接纳能力,调峰
Abstract:
随着风电弃风现象的日益增多,如何有效评估未来电网的弃风情况已成为宏观决策部门和风电企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其原理是针对某个评估水平年,先以各月典型日负荷曲线为基础模拟出月内各日的负荷曲线,进而通过电源调峰能力分析得到各日各时段的电网接纳风电空间;之后,以历史风电标幺值曲线乘以规划风电装机容量作为可能的风电出力曲线;然后,通过二者的比较得到各日的风电弃风功率时序曲线。利用该曲线可统计得到年弃风比例、年利用小时数、年弃风功率持续曲线、年弃风电量月分布、年弃风电量峰谷分布等各类数据,从而全面反映水平年风电弃风情况。利用该方法,算例中对2015年东北电网的风电弃风情况进行了评估。
References
[1] |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R].北京: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11.
|
[2] | 孙荣富,张涛,梁吉.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及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4):70-76.
|
[3] | 王芝茗,苏安龙,鲁顺.基于电力平衡的辽宁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3):86-90.[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34(3):86-90(in Chinese).
|
[4] | 魏磊,姜宁,于广亮,等.宁夏电力系统接纳新能源能力研究[J].电网技术,2010,34(11):176-181.
|
[5] | 韩小琪,孙寿广,戚庆茹.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J].中国电力,2010,43(6):16-19.
|
[6] | 吴功高,叶中雄,姚明,等.安徽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分析研究[J].华东电力,2011,39(6):997-1000.
|
[7] | 陈亚军,朱皓.基于调峰能力的陕西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分析[J].陕西电力,2011,39(12):83-85.
|
[8] | 张宏宇,印永华,申洪,等.大规模风电接入后的系统调峰充裕性评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22):26-31.
|
[9] | 张宏宇,印永华,申洪,等.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方法的风电并网系统调峰裕度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32-36.
|
[10] | 张谦,李琥,高松.风电对调峰的影响极其合理利用模式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0,4(6):18-22.
|
[11] | 谢国辉,李琼慧,高长征,等.基于Balmorel模型的风电消纳能力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1,23(5):29-33.
|
[12] | 许丹,夏少连,程燕军,等.华中电网联络线计划优化建模与求解[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8):139-142.
|
[13] | Henrik H.Renewable energy systems:the choice and modeling of 100% renewable solutions[J].Academic Press,2009:1-20.
|
[14] | 东北电监局.东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S/OL].2009.
|
[15] | 东北电监局.东北电网火电厂最小运行方式(2010)[R].沈阳:东北电监局,2010.
|
[16] | 肖创英,汪宁勃,陟晶,等.甘肃酒泉风电出力特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7):64-67.
|
[17] | 于大洋,韩学山,梁军,等.基于NASA地球观测数据库的区域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5):77-81.of America[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1,35(5):77-81(in Chinese).
|
[18] | 高德宾,李群,金元,等.东北电网风电运行特性分析与研究[J].电力技术,2010,19(2):33-37.
|
[19] | 静铁岩,吕泉,王海霞,等.风电参与的非常规调峰服务市场交易理论[J].中国电力,2011,44(10):29-32.
|
[20] | 李付强,王彬,涂少良,等.京津唐电网风力发电并网调峰特性分析[J].电网技术,2009,33(18):128-132.
|
[21] | 姚金雄,张世强.基于调峰能力分析的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26(7):25-28.
|
[22] | 刘德伟,黄越辉,王伟胜,等.考虑调峰和电网输送约束的省级系统风电消纳能力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22):77-81.
|
[23] | 郭象容.关于电网接纳大规模风电能力的思考[J].广东电力,2011,24(5):19-23.
|
[24] |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实施细则(试行)[S].北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8.
|
[25] |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S].北京: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6.
|
[26] | 张宁,周天睿,段长刚,等.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调峰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0,34(1):152-158.
|
[27] | 东北电网有限公司.东北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S].沈阳:东北电网有限公司,2010.
|
[28] | 孙春顺,王耀南,李欣然.水电-风电系统联合运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9,30(2):232-23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