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04 

黄土高原地形因子间关联性的神经网络分析

Keywords: 地形因子,坡度,关联性,神经网络,DEM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不同的地形因子从不同侧面反映地面的起伏特征或空间变异,各因子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地形发育与空间变异的内在本质。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1∶10000和1∶50000两种比例尺的15个实验样区为样本,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探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定量因子与地面坡度之间的关联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①利用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定量评价地形因子间的关联性;②该研究方法有助于地学分析中DEM尺度的选择,地形因子的确定及其相关关系的量化。 中图分类号:

References

[1]  汤国安,赵牡月.地理信息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  汤国安,龚健雅,陈正江,成燕辉,土占宏.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精度量化模拟研究.测绘学报.2001.
[3]  王秀红.多元统计分析在分区研究中的应用.地理科学.2003.
[4]  楼顺人,施阳.基于MATLAB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神经网络.西安:西电出版社.1998.
[5]  McClellan G E , DeWitt R N , Hemmer T H et al. Multi一spectral image~processing with a three~layer back~propa~gation network. Proc IJCNN,1989, (1):151~153.
[6]  丁建丽,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刘传胜.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
[7]  Dibike Y B,Olomatine D , Abbott M B. On the encapsula~tion of numerical~hydraulic models i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1999,37(2).
[8]  Dibike Y B,Abbott M B.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networks to the simulation of two dimension flow. Journalof Hydraulic Reaearch,1999,37(4).
[9]  彭清娥,曹叔尤,刘兴年,雷孝章,黄尔.坡而产沙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水上保持学报.2002.
[10]  王英,李家彪,韩喜球,吴自银.地形坡度对多金属结核分布的控制作用.海洋学报.2001.
[11]  罗枢运,孙逊,陈永宗黄上高原自然条件研究.西女:陕酉人民出版社,1988, 253~284.
[12]  汤国女,陈正江,赵牡Il,刘万青,刘咏梅. 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3]  袁曾任.人工神经元网络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4]  闻新,周露,王丹力,熊晓英.MATLAB神经网络应用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5]  焦李成.神经网络计算.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16]  刘增良.模糊技术与应用选编(3).北京:北京航空航人大学出版社,1998.
[17]  欧阳黎明.MATLAB控制系统设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18]  杜亚军,侯兰杰,李辉.BP人工神经网络在地学中的应用.四川地质学报.1999.
[19]  李志林,朱庆.数字高程模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0]  张元明,陈亚宁,张道远.塔里木河中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地理学报.2003.
[21]  云舟工作室.MATLAB6数学建模基础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