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05 

中国山地垂直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Keywords: 垂直带谱,数字引擎,面向对象的GIS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本文收集了大量翔实的山地垂直带资料,建立了我国山地垂直带数据库,创建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引擎".使垂直带谱数字化成为可能。采用ArcObject组件开发技术及Visual Basic,自主开发中国山地垂直带信息系统(1.0)。该系统是一个面向对象(山地垂直带谱)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山地垂直带"数字引擎"为系统内核,在功能上实现了山地垂直带分布与地理空间区域的联接,同时实现了大范围内选择多个区域进行数据分析的功能。系统界面友好,易操作,显示直观、明了,为自然地理和生态学家者提供了一个比较丰富的山地垂直带谱数据集和有效的分析工具。标志着山地垂直带谱研究进入了数字时代。

References

[1]  张百平,周成虎,陈述彭.中国山地垂直带信息图谱的探 讨.地理学报,2003,58(2): 163-171.
[2]  候学爆.论中国各植被区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特征.中国植物学会三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植物学 会,1963,254-258.
[3]  张新时.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类型.植 被生态学研究编辑委员会:植被生态学研究—纪念著 名生态学家候学煌教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77-92.
[4]  马溶之.中国山地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土壤学报,1965,13(1): 1-7.
[5]  刘华训.我国山地植被的分布规律.地理学报,1981,36 (3): 267-279.
[6]  彭补拙,陈浮.中国山地垂直自然带研究的进展.地理 科学,1999,19(4): 303-308.
[7]  张百平等.数字山地垂直带谱及其体系的探索.山地学 报,2002,20(6): 660-665.
[8]  李世英,张新时.新疆山地植被垂直带结构类型的划分 原则和特征.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6,1(1): 132-141.
[9]  姜恕.川西滇北地区自然地理垂直分带与水平差异.1962年自然区划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62-69.
[10]  郑远昌,高生淮.略论川西山地的自然垂直带.山地研 究,1984,2(4): 237-244.
[11]  黄锡畴.欧亚大陆温带山地垂直自然带结构类型.1960 年全国地理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67-74.
[12]  [12J张光业,张金全.河南省山地垂直带的分类及其基本特 征.中国地理学会1963年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 社,1964.62-69.
[13]  姜恕.论西藏高原及其边缘山地的植被地带分异.植 被生态学研究—纪念著名生态学家侯学煌教授.北 京:科学出版社_1994: 100.-111.
[14]  郑度.喀喇昆仑山植被垂直带及其地域分异.植被生 态学研究—纪念著名生态学家侯学馒教授.北京:科 学出版社,1994: 93-99.
[15]  Zhang Baiping.Geo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Kunlun Mountains,China.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5,15(3): 283-292.
[16]  [19」张立运,夏限巩乃斯山地草甸自然保护区植被的一 般特征.干早区研究,1995,12(2): 1-10.
[17]  李小明.新疆植被分布规律与水热关系初探.干早区研 究,1988,5(2): 41-46.
[18]  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主编).天山托木尔峰地区 的自然地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19]  周霞.天山北坡中段气候垂直分异研究.干早区地理,1995,18(2): 52-60.
[20]  周霞,陈东景.天山南坡气候垂直变化特征.山地研究,1998,16(1): 47-5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