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07 

黄河源区玛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的遥感分析

Keywords: 黄河源区玛多县,土地覆被变化,景观格局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采用了黄河源地区1977、1990及2003年MSS、TM的3个时相遥感影像,通过人机交互的解译与GIS的空间分析,提取了玛多县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分析了玛多县各地类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另外对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利用FRAGSTATS软件对玛多县景观级别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玛多县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以草地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7.93%;退化现象十分严重,主要是草地覆盖度的降低以及草地沙化;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前期呈下降趋势,而后期呈上升趋势,景观斑块形态越来越偏离规则而变得复杂、多样。

References

[1]  陈佑启,杨鹏.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经济地理,2001,21(1):95~100.
[2]  董立新,王文科,孔金玲,石昊楠,郭振华,麦柳妍.黄河上游玛多县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及成因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5,25(4):68~72.
[3]  董锁成,周长进,王海英.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713~720.
[4]  赵新全,周华坤.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退化恢复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科技与社会,2005,20(6):471~476.
[5]  张世丰,袁晓伟.三江源—地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初探.中国水利,2006,19:57~58.
[6]  潘竟虎,刘菊玲.黄河源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水土保持通报,2005,25(1):29~32.
[7]  王根绪,丁永建,王建,刘时银.近15年来长江黄河源区的土地覆被变化.地理学报,2004,59(2):163~173.
[8]  封建民,王涛,齐善忠,谢昌卫.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以玛多县为例.水土保持学报,2004,18(3):141~145.
[9]  肖笃宁,布仁仓,李秀珍.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生态学报,1997,17(5):453~461.
[10]  肖笃宁,李秀珍.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地理科学,1997,17(4):356~363.
[11]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12]  顾朝林.北京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制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07~312.
[13]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地理学报,2000,55(2):151~31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